吴道子的字画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以来,首次驾幸东都洛阳。大概就是在这次陪驾期间,御用画师吴道子与书法家张旭、大将军裴旻相聚洛阳,联袂献艺,“各陈其能”,裴剑舞一曲、张书一壁、吴画一壁,洛城士民直呼“一日之中,获睹三绝”。
若干年后,裴旻丧母,以金帛为礼,请吴道子为治丧在天宫寺画神鬼数壁。吴道子送还礼品,告裴旻说:“我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厉通幽冥。”裴旻应吴道子的要求,当众舞剑,剑法惊绝,“观者数千人无不悚栗”。观裴旻舞剑毕,吴道子当即挥毫作画,“俄顷之际,魔魅化出,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唐李冗《独异志》)。
中国绘画是以庄子哲学为精神宗旨的。庄子认为技艺的境界是“以天合天”,即在人与对象的双重自然状态下实现物我浑融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生命真实和自由的展现。《庄子·田子方》载,宋元君招试画师,应试者皆循规拘礼,唯有一后到者,“解衣盘礴赢”,任性自然地投身于画作。宋元君称此人为“真画者”。所谓“真画者”,是突破规范束缚而进入自由率真的创作状态的画家,他将绘画展现为自然神妙的创作——“以天合天”。这个“真画者”的形象,就是庄子为后世中国画家塑造的模范。
自唐代以来,吴道子被赋予极高的画史地位。张彦远说:“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恺之)陆(探微),后无来者。”此说为朱景玄、郭若虚等历代画论大家共识。但是,如以中国绘画传统标举的境界“自然”衡量,吴道子的绘画艺术就显示出职业画家的精工,而未能达到天真自然。张彦远评画,列出自然、神、妙、能四品,说“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妙,失于妙而后能”。
仿吴道子画佛像立轴纸本--------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6-12-12
吴道子款菩萨像镜心绢本--------价格:RMB2,840,000----日期:2017-05-19
吴道子观音像无图--------------价格:RMB5,330,000----日期:2016-06-10
摹吴道子原本手卷手卷纸--------价格:RMB4,770,000----日期:2016-10-09
人物立轴设色绢本--------------价格:RMB5,570,000----日期:2016-12-15
摹吴道子原本手卷手卷纸--------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7-03-05
吴道子铭白端小砚--------------价格:RMB1,520,000----日期:2017-03-13
吴道子孔子--------------------价格:RMB5,240,000----日期:2016-03-10
吴道子观音像无图--------------价格:RMB4,240,000----日期:2017-07-23
以张彦远此论,吴道子的画艺,通常当为妙品,卓绝处不过神品。宋人邵博就说:“吴道玄绝艺入神,然始用巧思,而古意少减。”(《闻见后录》)“古意”就是中国书画传统推崇的“平淡天真”的自然感。苏东坡在激赏吴道子画艺超绝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庄子主张“好乎道,进乎技”(《庄子·养生主》)。吴道子作为一代天才画家,长于技艺,但短于道的创见——深刻独到的生命精神开发。
吴道子为唐玄宗御用一生,他的艺术生涯和生命大概也是以唐玄宗退位和死亡而告终的。唐玄宗卒于762年,吴道子大约在此前后离世。一种说法是吴道子晚年只身流落到四川资阳,并客死于一个乡村,因为贫孤,借葬在一个汉墓中。是也,非也,无可定论。绝代画师吴道子的晚景一定寂寞凄凉,否则,后世岂能不知他何时何地亡故。出身贫孤的吴道子,终身又以贫孤归去,他的卓绝艺术则长传世界。与此相比,他的生平得失,就沦为真伪难辨的传说了。艺术与人生,是深刻联系的,但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