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哪个公司收购王绂字画做的好

时间:2017-11-10 04:26

  王绂字画再看看宝钗说的:“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

  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思路是不是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还不知道“董校书”是谁,也不知道他的“秋香十咏”是什么样子,但从王绂的这组诗,大致可以知道,早在明初,文人墨客和欢场上的小姑娘们就这么玩了,而且玩得不亦乐乎。其他例子大概不会没有,等遇到再说。另,袁枚《随园诗话》误记红楼女子为“校书”,称“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艳”,大约也是心理惯性的缘故。未必真见到书。

  当然,宝钗湘云不一定看过王绂的诗,曹公编小说也都是信手拈来,随意驱使,连《葬花吟》化用唐伯虎都能做到如雪入水了无痕,这八竿子打不着的王绂,想必更不用专门提下了。王绂纵然知道,也未必肯下降几百年,来争这个发明权。

  说了半天,还是来看下王绂的这组诗,颇有几首,历历可读。如第四首《探菊》:“无日不相访,殷勤直到开。一从栽种后,篱落几徘徊。”再如第五首《删菊》:“秋来菊覆畦,青蕊著枝时。蕊少花方好,浑消三两枝。”我觉得比红楼里的菊花诗轻松好玩,是不是?

  这位王绂,另一份重要作品是《燕京八景图》,也被石渠宝笈收录,现藏国家博物馆。

  王绂江山胜览手卷水墨纸本------价格:RMB1,120,000----日期:2017-06-16

  王绂层峦叠嶂图立轴水----------价格:RMB3,640,000----日期:2017-04-28

  王绂岱岳春云图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1,180,000----日期:2016-02-11

  王绂江山胜览手卷水墨----------价格:RMB3,540,000----日期:2016-05-08

  王绂层峦叠嶂图立轴水----------价格:RMB1,920,000----日期:2016-04-12

  王绂1393年作层峦叠--------价格:RMB1,210,000----日期:2017-06-13

  王绂岱岳春云图立轴水----------价格:RMB2,540,000----日期:2016-12-28

  王绂江山胜览手卷水墨纸本------价格:RMB2,160,000----日期:2017-02-18

  王绂江山胜览手卷水墨----------价格:RMB1,790,000----日期:2017-06-28

  王绂溪山渔隐图手卷水----------价格:RMB3,550,000----日期:2016-10-16

  王绂生于元古玩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一作芾,又作黻。字孟端,后以字行,号友石生,江苏无锡人。

  少为弟子员,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进京供职,“以事累,谪戍山西朔州(今大同)”。二十年后,即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返归江南,隐居于九龙山,所以,又号九龙山人。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供事文渊阁,拜中书舍人。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卒于上海,年五十五。著有《王舍人诗集》。王绂的坎坷经历和超群才华造就了他清高孤傲的品质。他精于诗文书画,以墨竹名天下,得石室(文同)、橡林(吴镇)遗法,为明朝。山水师王蒙、倪瓒,而自有风度。

  用笔精到,繁而不碎;墨色厚润,皴染有度,超出徐幼文(徐贲)、陆天游(陆广)之上,甚至可与王蒙并驾。

  您手上有好的王绂字画一直没有出手吗?怕好的王绂字画卖不出合理的价格吗?拿起您手中的电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