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字画倪元璐在后人眼中不仅是一位忠臣烈士,也是一位风格独树的书画名家,这里介绍的书画合璧卷即是其艺术造诣的典型体现。此卷纸本,高二十五厘米、长三百三十二厘米,前半部分为行书自作《古盘吟为范质公吏部》五言古诗一首,共十七行,后半部分画水墨灵石一区。卷前有民国间程颂万篆书“明倪文正公诗画卷”和黄道周行书“燕起鸿归”引首两段,卷后有清初何兰旌一跋及民国金蓉镜、陈三立、陈曾寿、朱孝臧、余肇康、夏敬观、陈夔龙诸人题诗七段;卷外题签为赵叔孺行书“明倪文画合璧卷真迹”。该卷曾著录于乾隆间陈焯的《湘管斋寓赏编》卷四,书中对此卷的质地、书画内容、钤印及何兰旌题跋都有详细记述和考证。民国时为姚虞琴所藏,金蓉镜以下七人题诗皆为应姚氏之请而作。卷中钤盖何兰旌和姚虞琴二人鉴藏印多方。
史载倪元璐成进士后,在翰林院为庶吉士时,与黄道周、王铎关系密,欣赏者呼为“三株树”,嫉妒者呼为“三狂人”。三人曾相约攻习书法,黄学锺繇、王学王献之、倪学颜真卿。据倪元璐自述则于颜真卿外,又对苏东坡情有独锺,用功甚深。从倪元璐书法的整体风格看,的确继承了颜、苏二家用笔沉实,结体端稳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他的小字尺牍、册页和横卷,从点画的敦厚、转折的顿按、字形的紧密以及体势的欹斜等方面,都流露出浓厚的苏字意趣,显示出他对苏东坡书风的喜爱和追摹更为深入、持久。此卷作于崇祯十一年,倪元璐时年四十六岁,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书写技巧已经相当娴熟,书风面貌也进入稳定阶段,再加上此时作者生活闲适,心境轻松,所以通篇写得从容稳健,流畅洒脱。其运笔的娴熟率意与墨色干湿的自然转换,增强了作品整体气韵的贯通以及虚实变化,而若干枯笔之处,则别有一种朦胧苍茫的趣味。这些效果都典型地展现出倪元璐书法成熟面目的神态及魅力。
倪璐草书七言诗立轴水墨绢------价格:RMB1,720,000----日期:2017-07-23
倪璐行书轴--------------------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7-03-17
倪璐秋江放棹立轴绢本----------价格:RMB2,280,000----日期:2016-03-01
倪璐行书一件扇片金笺----------价格:RMB2,660,000----日期:2016-11-16
倪璐草书七言绝立轴水墨绢------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6-02-22
倪璐草书自书范质公吏部--------价格:RMB2,940,000----日期:2017-08-25
倪璐秋江放棹立轴绢本----------价格:RMB2,720,000----日期:2017-03-01
此外,此书画合璧卷后面的题跋题诗也很有价值。早的题跋者是清初何兰旌,据其跋中自述,其“外母”是倪元璐侄女(按古人称岳父为外父,“外母”当为岳母),又与元璐长子倪会鼎(字子新)为同窗,故“见文正公墨迹甚多,亲文正公亦有年”。他的题跋与钤于卷中的印鉴,对于此卷的真实性是有力的证明。在何跋之后题诗的金蓉镜等七人则皆为民国诗坛名家,所题诗词无不充满对倪、范二人忠贞、刚烈的赞颂以及壮志未竟,颓波难挽的感叹。联系到诸人中不乏清朝遗民,时当改朝换代不久之际,面对明朝忠烈遗墨,比照眼前时事,所作自然是触动内心的有感而发。于是这些文字更丰富了此卷的内容蕴含,同时也给后人的欣赏、解读拓宽了理解和联想的空间。
主要从事国内外古今艺术品拍卖、展览、评鉴、收藏及古玩交流会策划服务业务。公司旨在通过鉴赏、展览、拍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为海内外收藏家和机构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层次、高品质的文化交流空间。业务遍布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印度、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征集范围:
名贵宝材:人参、何首乌、灵芝太岁、各种动物宝、麝香等;
各朝钱币:民初晚清各版本金币银币铜币等;各朝代古钱币;
古玩杂项:鼻烟壶、青铜器、佛像天珠、紫砂壶、名贵木材等;
晶莹宝石:红蓝绿宝石及原石、各类奇石、各类陨石、化石等;
高古玉器: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红山良渚文化、孝粉碗;
古籍善本:名人书画、宫廷书画、古旧书籍、古医书、等等;
珍品瓷器:清三代瓷器、瓷板画、青花瓷、珐琅彩、五大名窑;
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
聚全球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
媒体宣传和网络展拍结合,打造立体的宣传阵容。
搭建业内规模较大特色明显的拍卖广场,成就钻石级艺术品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