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吴三桂得悉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占有后,选择了“不爱江山爱美人”之路,竟然降清,并引领清军一起入关,致使李自成败出京城。吴三桂降清后成为清军先驱,转战西南多省,农民起义军,为清朝打下了半壁江山,还亲自绞死了明朝后裔永历帝。满清为犒赏明朝主要降将,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拥兵10万,镇守云、贵,成了三藩中强大的一藩,后对清廷形成了割据的局面。
在我的藏品中,“昭武通宝”篆书版“”钱和篆书版背“一分”大钱属于比较少见的古钱币,其铸造与吴三桂颇有关联。
清“昭武通宝”背“壹分”------价格:RMB5,280,000----日期:2016-05-24
“昭武通宝”小手镜------------价格:RMB5,940,000----日期:2017-09-06
清“昭武通宝”背“壹分”------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6-07-23
“昭武通宝”小手镜------------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7-06-08
清三藩“昭武通宝”背“一分----价格:RMB5,460,000----日期:2016-05-04
近几年昭武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清初昭武通宝背壹分篆书折----价格:RMB1,620,000----日期:2017-07-21
“昭武通宝”小手镜------------价格:RMB1,860,000----日期:2017-04-08
明末“永昌通宝”折五钱一枚----价格:RMB5,490,000----日期:2016-10-05
清清初昭武通宝背壹分篆书折----价格:RMB2,920,000----日期:2016-03-03
清清初昭武通宝背壹分篆书折----价格:RMB1,990,000----日期:2017-01-18
中国铜钱篆文书法于先秦到宋辽金为鼎盛时期,元代稀见,到明末清初除郑成功铸篆书“永历通宝”外再无篆书体钱文面世。此品“昭武通宝”篆书文铜钱篆文精妙,打破了明初300余年古钱文字单调,呆板不变的模式,它给古钱收藏爱好者带来的是豁然、舒展之感。
中国古代货币史上利用货币进行谶纬信息活动和传递谶纬信息的钱币屈指可数。如新莽为夺取西汉皇帝宝座,废五铢钱上的“金”字(即忌讳汉繁写“刘”姓上的卯、金、刀,以及莽铸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等钱,都在公元九年全部罢废),所创的“泉”字钱(见《王莽传》);南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铸行的“太货六铢”钱,因其一枚要当10枚五铢钱使用,有人便利用时谶说“太货六铢”篆书“六”字写得像一个人双手叉腰、“铢”字写得像许多泪珠,象征人们在“叉腰哭天子”(见马端临《钱币考》)。
本人藏“昭武通宝”一枚,直径3.5厘米,孔径0.8厘米、重10克。正面为上下左右对读式篆书“昭武通宝”四字,背面在孔的右左铸篆书体“壹分”。此钱铜质光纯,文字秀俊,制作精美,甚为可爱。据史载,该钱是在公元1673年至1678年间由吴三桂所铸。
根据上海古玩古玩心2010年--2011年昭武通宝背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50周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昭武通宝背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50周一共有68枚拍品上拍,总浏览9250次,参与总人次达到128人,出价次数538次,其中价格高的是昭武通宝背一分,藏家为关注的昭武通宝背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50周如下:10昭武通宝背一分、昭武通宝背一分、14昭武通宝背一分。其中竞争为激烈的10昭武通宝背一分定价189000元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5000元,在经过90次出价后,后以205万元的价格成交!
清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初,吴三桂在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为维持人心,铸“昭武通宝”。此钱仿明代钱币旧制,其版式有和折十型。楷书钱较多,常光背,也有背“工”者;篆书则较少;折十是篆书大钱,背“壹分”,篆文古拙。但吴三桂在这年八月死了,故此币流通时间不长,流通领域不广。“昭武通宝”是在湖南衡阳铸造发行的古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