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母,就是钱局工匠按照朝廷规定的形式,用精铜手工雕刻而成的模本,又称“祖钱”雕母做出以后,经过朝廷的审定和批准,下一步就可以翻铸母钱。
天命通宝为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铸造。面文为老满文、汉文两种,满文钱,面文左右上下序读,光背无文,xp钱径2.7--2.8厘米,重5.46。4克,外郭不规整,赤铜,为女真族代贷币,距创有文字仅50余年。汉文钱,面文真书,直读光背,钱径2.6厘米,重4.6--6克,传世汉文钱少于满文钱,然较顺治以下诸钱为少。铸行量不大,存世较少,价格较一般钱币普通品为高,满文钱为大型。而且读法不同与一般钱文制式,安左右上下顺序读,颇为奇特。汉文钱为钱制式,发行量不大。
乾隆通宝·天下太平------------价格:RMB5,710,000----日期:2016-02-24
“乾隆通宝”、“嘉庆通宝”----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6-07-27
清代宝苏局“乾隆通宝”----价格:RMB2,310,000----日期:2016-11-11
乾隆通宝·龙凤----------------价格:RMB4,690,000----日期:2017-02-06
清代宝苏局“乾隆通宝”----价格:RMB2,430,000----日期:2016-09-09
近几年乾隆通宝祖钱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3,550,000----日期:2017-09-12
乾隆通宝·龙凤----------------价格:RMB2,180,000----日期:2017-06-08
乾隆通宝·龙凤----------------价格:RMB2,290,000----日期:2017-07-03
清“乾隆通宝”背“宝源----价格:RMB4,870,000----日期:2017-01-27
“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5,920,000----日期:2017-02-17
中新社悉尼8月11日电在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偏远小岛上,文物爱好者于7月25日发现了一枚中国乾隆年间的铜钱币,专家认为其可能证明几百年前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与中国商人具有贸易往来。这枚铜币被鉴别为清代产物,铸于1736年至1795年之间。
乾隆通宝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背面的满文比较复杂,可以参考华光普的《中国古钱币目录》,上面有很详细的价格和钱币拓片。历史年代为,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绝大部分为钱,新疆红钱有部分当十钱,宝泉、宝巩发现有大钱,但应为开炉或后铸花钱,非行用品。
据澳大利亚媒体11日报道,7月25日一群文物爱好者在北领地埃尔科岛进行一个星期的寻幽探险活动时发现了这枚铜币,上面有“乾隆通宝”的字样。该团体的成员欧文说,这枚铜币显示在乾隆年间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可能与中国有贸易往来,这是次在澳北部地区发现中国铜钱,中国商人当时可能到达澳北部买海参。
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铸行“乾隆通宝”,要求仍重一钱二分,该钱书法铸工都雍正时更为精美。初清仍继续执行通货紧缩的政策。钱局较雍正时有所增减,首先在乾隆四年,停了宝河、宝巩、宝济三局,于乾隆五年时开宝福局,七年开宝桂局,十年开宝直局。乾隆朝以前的制钱不加锡,以铜、铅、锌配制,称之为“黄钱”,在乾隆五年规定在铸钱铜料之中加二的锡,称为“青钱”。
雕母的文字细瘦高挺,字口深峻,笔画刚劲有力,全身经过细致修整,无铸造痕迹且铜色金黄。从细部看还留有手工雕刻的痕迹,雕母的特殊价值在于数量特别稀少。母钱:用雕母所翻铸出的钱叫做母钱,翻铸好的大批母钱经过工匠打磨加工后就可以再次翻铸普通流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