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南唐也是十国中铸钱多的一国。李称国号为大齐时曾铸造过“大齐通宝”,钱币界一度认为是唐末黄巢起义时铸造的,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李昪铸造更准确。其子李璟造“保大元宝”钱,中兴二年铸“永通泉货”当十钱,此外还铸有“开元通宝”、“大唐通宝”、“大唐通宝”等。
“开元通宝”四个字出自唐初欧阳询的手笔。所谓“开元”,是开创新纪元的意思,而“通宝”则指在统一之国度内的通用宝货。欧阳询的书法居唐代四大家之首,他的楷体“于平正中见险绝”,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开元通宝”却含八分和隶书,写得方圆兼备,颇能显示初唐文化的兼收并蓄。
五代·南唐大唐通宝大样----价格:RMB2,260,000----日期:2016-06-07
五代南唐唐国通宝、大唐通宝----价格:RMB4,190,000----日期:2017-10-01
五代·南唐大唐通宝大样----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6-10-16
五代十国“大唐通宝”背“上----价格:RMB1,160,000----日期:2016-01-22
“至和宝”、五代十国“汉------价格:RMB3,610,000----日期:2016-10-03
近几年大唐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五代·南唐大唐通宝大样----价格:RMB3,770,000----日期:2016-01-11
五代南唐唐国通宝、大唐通宝----价格:RMB4,520,000----日期:2016-01-08
西夏“光定宝”、辽“重熙------价格:RMB2,250,000----日期:2016-03-23
五代南唐唐国通宝、大唐通宝----价格:RMB2,340,000----日期:2016-09-16
五代·南唐大唐通宝大样----价格:RMB3,910,000----日期:2016-02-28
文献记载,后晋、后汉、后周也曾铸过新钱。后晋石敬塘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允许官民自由铸造“天福元宝”。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铸造“汉元通宝”。后周的政治经济较前四朝有所好转,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改革货币制度,严禁私铸钱,把铸币权集中于。他废除佛寺三千余所,销毁铜佛像以铸钱。还收集民间铜器用来铸钱,于显德二年(公元955年)铸“周元通宝”。这是五代中铸钱多的一次。
五代十国时,钱的种类多,太乱。史书上没有相关的记载,要了解五代十国的古钱币,要是需要古钱币学家的钻研才能得到比较的轮廓。五代时后梁开平年间,古代珍宝币方面,有铸开平通宝大钱和开平元宝的,但没有多少被遗留下来。比如后唐有天成元宝,但不多。后晋有天福元宝,后汉有汉汉元通宝,后周有周元通宝,等等。这些古代珍宝币传世数量有限。当时民间也可以私铸,故很多遗留的都是私钱。相比之下,在古代珍宝币中,汉元钱是比较精美的一种。
大唐通宝钱是在南唐战败改为后周显得年号之后铸的,可钱文仍称“大唐”,从中可见李璟此时的心境,可能是处于“既内心纷扰,又心犹未甘”的状态。而像《虞美人》等那些著名的颓废、伤感的词句,就是南唐君臣们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十国的钱币则显得混乱而复杂。这些地方在短短50多年间先后发行20多种大小、轻重、材质各异的钱币。十国中重要的当属南唐,南唐地处江南,物阜民丰,在十国中经济文化为发达。先后铸行了“永通泉货”、“开元通宝”、“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另外比较重要的钱币还有闽国所铸“永隆通宝”铅、铁钱。“天德通宝、重宝”。南汉所铸的“乾亨通宝”与“乾亨重宝”,制作不精,以铅钱较为常见;位于四川的前后蜀共铸币8种,其中前蜀所铸6种均为年号钱,分别为永平、通正、天汉、光天、乾德、咸康,钱文均称“元宝”。都是、旋读、隶楷体。后蜀铸钱2种,“广政通宝”与“大蜀通宝”,钱文对读,隶楷体,传世绝少。
大齐通宝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钱币,现存世仅两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当时就有人愿用高价收买,戴不忍割爱,太平军攻进上海,戴出于偏见投水自尽,死前将大齐通宝等物深埋地下。后人为了得到这杖稀世真品,争相购买戴宅,掘地数次,终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