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集币爱好者对我国近年来发行的各种现代金银纪念币耳熟能详,但对古代的金饼知识却知之甚少。金饼其实是我国古代早的圆形金币,具有很高的珍藏价值。众所周知,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其自身具有天生的货币职能。我国早在商代就已先了黄金的冶炼,在河北嵩城商代中期遗址、上海安阳殷墟都曾先后过黄金块和小片金叶。
战国时期的楚国金版(因金版上有"爰"字,被称为爰金)是我国早的黄金货币,当时的市场交易是根据货物的多少将金版分割使用。据考古资料介绍,金版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原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疆域内,战国时楚境多产砂金,砂金的含金量高,浇铸出的金版成色也大都在90%以上。楚国金版上的印文也多与楚国有关,目前存世数量多的郢爰("郢"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邑,"爰"是重量单位,可用来交换时计量)就是在楚国都城所铸造。
清末民初天津同丰加炼赤金一----价格:RMB5,830,000----日期:2016-06-17
明代“嘉靖四十年十月内户部----价格:RMB4,750,000----日期:2016-06-25
御制雕漆十二花神图宫车式文----价格:RMB2,340,000----日期:2016-11-20
明代十两宝型金锭--------------价格:RMB5,740,000----日期:2016-05-11
民国时期香港“周大福珠宝金----价格:RMB1,960,000----日期:2016-11-28
近几年古代金锭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代“天启陆年五月吉日秦府----价格:RMB5,540,000----日期:2016-06-02
黄地粉彩折枝番莲间八吉祥纹----价格:RMB4,570,000----日期:2017-07-11
南宋“陈二郎十分金”十两金----价格:RMB1,140,000----日期:2017-03-13
上海宝成丰记足赤一两金锭------价格:RMB1,710,000----日期:2017-05-01
沈阳东祥足赤十两金条----------价格:RMB5,180,000----日期:2017-05-09
生勤于政事,勇于战阵,且极富开拓精神,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仿照明朝官制确立了封建农奴制,使满族进入封建社会。并铸者满文天:聪当十大钱。面文按左上下右序读,直译为“天聪汗之钱”。
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早期的金银锭成交价格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价位,特别是在2006年,一系列的高价在市场上出现。
在上海诚轩的春拍上,一枚南宋25两金铤(切半),成交价达到了121.45万元;在中古玩慧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春拍上,元代王开权铺五两金锭,估价14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15.4万元。
从近年来金银锭拍卖的发展趋势看,该板块已加快了启动步伐,尤其是为数不多的金质货币和精品银锭则成为藏家追逐的热点。以2007年香港古玩集团秋季拍卖会“古钱、金银锭专场”为例,这次上拍成交的金银锭共299件,成交额665.6万元。其中金锭共成交56件,成交额为176万元。成交价的为17.92万元,为两件并列:一是重499.2克的清代“宣统元年西京老宝成上上足赤”金砖;民国造币厂制像布图十两金条,重312.11克,此金条为中华民国准备金。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追逐这些拍品,不如关注一下清以及清以后的金银锭。
熔铸成锭的金银锭,作为中国古代货币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金银锭可分为几种:船形、条形、饼形,不同形状的金银锭有着不同的名称,船形的一般称金银锭,条形的一般称金银铤,饼形的一般称金银饼。
因为人们常见的是船形的一种,所以习惯上将金银铤、金银饼和金银锭统称为金银锭。在目前的钱币专场上都可以看到金银锭的拍卖。
其实熔铸成锭的金银锭,作为中国古代货币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隋唐以前称之为“银饼”、“银笏”,宋金时期称为“银锭”。不过,银锭作为手段流通始于金代。金代的白银每锭重五十两,值百贯。到公元1197年(承安二年)12月,“遂改铸银名‘承安宝货’一两至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两贯,公私同见钱用”。至此,白银才成为法定货币与钱、钞一起通用,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这种趋势的影响到了元代,终于使原来以铜钱本位改为银本位,元代起采用白银为价值尺度,产生了我国币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所以元代之银锭通称为“元宝”。这时“元宝”一词含有“元朝之宝”的意思,是元宝称呼的主要来历,但绝非指形状,而是将金银锭泛称为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