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以史为鉴 历史上的雾霾弑人事件

时间:2015-12-14 15:16

  昨日小编与在北京的同学闲聊,聊到了北京的雾霾情况,我问他在那边现在是什么感觉,他答曰:“十年生死两茫茫,吸口霾,自难忘。”我又问他有没有采取抵御雾霾的措施,他说大家都在这样过,也没感觉吸口霾就到鬼门关了。小编听后,又和他讲雾霾的病菌成分,雾霾对人体的慢性危害,我也建议他多到我们微信公众号转转,良言颇多,他听闻过后恍然大悟,连声道谢。事尽至此,可昨晚小编的心情却是余音围绕,这不尤得让我想起还有多少人,类似这位同学一样对雾霾得过且过的心理。作罢,今日上班便想写点文章,旨在让这些同伴们能透过雾霾看清危害。关于雾霾,我们微信号已经讲了很多期,今天我们只从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三个雾霾事件说起。

  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硫(SO2)气味,令人作呕。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共造成20多人死亡。

  1985年德国鲁尔区大雾霾。

  1985年1月18日,德国鲁尔工业区成为雾霾重灾区,导致雾霾的根源就是无数工厂夜以继日排放着的滚滚浓烟。据数据显示,当日空气中的SO2(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了1800ug/m³,呛人的空气弥漫在鲁尔区上空,一时间肺癌病例猛增了100%。在黑色雾霾的笼罩下,这里昼同黑夜。这次雾霾致使24000人死亡,19500人患病住院。 

  1952年英国伦敦大雾霾(又称为“雾都劫难”)

  1952年12月4日至9日,大雾霾持续5天时间,伦敦城被黑暗的迷雾所笼罩,马路上几乎没有车,人们小心翼翼地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进。大街上的电灯在烟雾中若明若暗,犹如黑暗中的点点星光。当时人们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一周后才发现许多人死于呼吸道疾病,后来又陆续出现死亡案例。人们重新检查了当年的肺的样本发现有许多重金属,碳和其他有毒元素。在大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据英国官方的统计,丧生者达5000多人,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收回视角,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的雾霾事件。

  2013年1月,雾霾笼罩帝都(北京)

  1月13日,雾霾盘踞京城,北京已连续3天空气质量六级污染。

  1月14日,截止中午13时,大雾持续时间已超过87小时。

  1月18日,北京气象局发布大雾黄色、霾黄色预警,北京空气质量再现6级严重污染。

  1月23日,雾霾再袭北京,城区AQI指数均在350以上,达到6级严重污染。

  1月27日-31日,北京第四次遭受雾霾困扰,

  27日11时再次发布霾黄色预警。

  据北京市儿童医院统计,雾霾期间北京儿童医院日门急诊量曾达到9000多人次,呼吸道感染占到内科病人的50%左右,北京各大医院呼吸道内科、过敏源测试科等接诊人数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飙升了7-8倍。收回视角,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的雾霾事件。

  中国政府现在已经重视雾霾并开始了治理期,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蓝天要回来了吗?据国家室内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宋广生表示,根据《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中国治理雾霾污染需要20-30年。报告指出,根据英国、日本、德国、美国治理大气污染的经历,中国要“从根本上而不是一时”治理好雾霾、重现蓝天白云,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水平,需要20-30年时间。

  即使是采取最严厉的措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快的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奇迹性的改善环境,也需要15-20年左右的时间。

  那么,在这漫长的治理期内,我们怎么办?我们的老一代和下一代怎么办?答案是,防霾不能客观上只依靠政府,作为小老百姓应该懂得抵御雾霾的基本方法,为自己居住、工作的室内添置一台海顿新风系统,四级滤网深度去除pm2.5、细菌、病毒,还给我们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