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珐琅彩瓷器鉴定拍卖珐琅彩瓷器鉴定拍卖
我国的烧瓷业,到了清代达到鼎盛时期。简析的景德镇任然是全国的烧瓷中心,它一方面继续烧造青花瓷器,满足国内宫廷和民间需求,一方面又开发出瓷器新品种。清代继续烧制五彩,同时新出现了珐琅彩、粉彩以及一些色泽艳丽的各种颜色釉瓷器。
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宫廷御用瓷器。他是釉上彩瓷器的一种,他的工艺是先在已烧好的素面胎上涂彩料作底,然后在底色上 加彩绘纹饰,再经过炉火烧制而成。“珐琅”又称“佛郎”,是13世纪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的一种铜质工艺品。珐琅器又可分“插丝珐琅”与“画珐琅”两类。“珐琅彩”是从“铜胎画珐琅彩”移植过来的一种釉上彩瓷,故又称之为“瓷胎画珐琅”。康熙时创烧,其彩色、绘画、款式皆同“康熙御制”款的铜胎画珐琅器。珐琅彩料经化验结果,它的化学组成与我国传统的色料有明显不同;珐琅彩中含有大量的硼,还含有砷,而在国产的彩料中,都不含砷。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因直接仿铜胎珐琅,故一般在器物的里面和圈足内部施有白釉,而器物的外部则是在未上釉的涩胎上施色地,然后再绘彩。如在黄、绿、红、紫、蓝色地上彩画牡丹、月季、莲花,或在花朵中心填写万、寿、长、春等吉祥字。器低写“康熙御制”蓝或红色料款,器物以碗居多,有少数的小瓶。康熙珐琅彩很少有在白瓷地彩绘的,色地彩绘是康熙珐琅彩的主要特征。如果不见器内和足内白釉的话,看上去与铜胎珐琅器没有什么区别。
珐琅彩瓷器的出现与康熙皇帝喜欢西方珐琅制品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满足宫内的需要,不仅专门设立了烧制珐琅的机构——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从我国珐琅产地广东挑选技术高超的匠师进宫,还请法国画珐琅艺人,利用进口原料共同参与烧制御用珐琅器皿。而且,利用景德镇烧制的瓷胎,采用珐琅的方法绘制瓷器,发明了珐琅彩。由于彩料和绘制与铜胎画珐琅器相同,故当时称其为“瓷胎画珐琅彩”。所以,珐琅彩瓷器是在宫廷产生并专门供宫中观赏的一种极为 精美的艺术珍品。
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最为精美。它突破了康熙时期专门模仿铜胎画珐琅的做法,并结合瓷器的彩绘特性创造性地烧制出具有瓷器特色的珐琅彩瓷器。第一,首先是把康熙时的纯粹模仿铜胎画珐琅阶段,提高到珐琅彩瓷器的新阶段。雍正珐琅彩是在上了釉的精致白瓷上施彩绘制。第二,使用的是宫廷造办处烧制成功的珐琅彩料,比康熙时使用的进口料增加了更多的色料品种,如软白色、秋香色、藕荷色、浅绿色、深紫色、青铜色、松黄色等多种,大大充实了色料的表现力。第三,彩料凝重,花纹突起,色料鲜艳,笔画精细。纹饰着彩晶莹透彻的玻璃质感,层次清晰,类似西方油画的艺术效果。纹饰题材也改变了康熙时期只绘花枝、有花无鸟的单调图案,雍正珐琅彩描绘 有花鸟、竹石、山水等各种不同的画面。第四,配以书法极精的相应题诗,使珐琅彩瓷器成为制瓷工艺和书、诗、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品。
最专业的艺术品投资交易平台,最专业的艺术品投资顾问。
如果你手中或朋友手中有精美的藏品和宝贝要鉴定或拍卖,请将藏品图片发送到我的邮箱,注明您的姓名、电话,所在区域,我们会在三天之内给您回复!
市场部资深负责人:曾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