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丙烷灭火器通过精确的参数控制,可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发挥最佳效能,同时保障使用安全。
其产品参数主要包括其灭火剂储瓶充装压力、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灭火剂充装密度以及灭火剂储瓶规格等。具体如下:
1)灭火剂储瓶充装压力:常见的充装压力有4.2MPa、5.6MPa和8.0MPa。这个压力决定了灭火器的喷射距离和覆盖范围,是影响灭火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2)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分别为5.3MPa(焊接储瓶)、6.7MPa(无缝钢瓶)和8.0MPa。这一参数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高工作压力能支持更大规模的灭火需求。
3)灭火剂充装密度:充装密度通常不超过950kg/m³、1120kg/m³或1080kg/m³。充装密度影响灭火剂的使用效率和储存容量,合理的密度设置可以确保快速有效的灭火。
4)灭火剂储瓶规格:常见规格包括70L、90L、120L、150L等。不同规格的储瓶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空间和火灾类型,选择合适的规格可以最大化灭火效能。
5)启动气体储瓶充装压力:标准启动压力为6.0MPa,而在50℃时的最大工作压力为6.6MPa。这保证了在高温环境下系统的正常运作,增强了安全性。
6)保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保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0℃,而储瓶间的环境温度则应在0℃至+50℃之间。这些温度参数确保了设备在极端气候下也能正常工作。
7)电磁瓶头阀工作电压:灭火系统启动时电磁瓶头阀的工作电压为DC24V±3V。这一电压标准符合大多数自动化系统的要求,确保了系统兼容性和稳定性。
七氟丙烷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氢氟碳化物(HFCs)的身份,虽然它不会破坏臭氧层,但在大气中的长寿命对其温室效应的贡献相对较大。
在消防领域,七氟丙烷因其的化学稳定性和灭火效率而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迅速扩散到火源并有效抑制火势的蔓延,适用于电子设备和密闭空间如机房及图书馆等。然而,尽管七氟丙烷具备许多优点,其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七氟丙烷属于氢氟碳化物,这类化合物虽然不破坏臭氧层,但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对变暖有较大的贡献。具体来说,七氟丙烷的变暖潜能值(GWP)相对较高,这意味着其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较大。
其次,七氟丙烷的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大,从生产到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碳足迹,这也是其环境负担的一部分。为了减少这些影响,寻找更加的替代灭火剂成为了研究和工业界的一个重点。例如,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全氟己酮(Novec1230)等新型灭火剂,这些产品不仅效率高,而且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针对七氟丙烷的环境问题,持续的研究和技术是缓解其环境影响的关键。研究人员和企业正在努力改进七氟丙烷的应用技术,比如提高其回收利用率,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同时,开发更低GWP的替代产品也是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绍兴附近七氟丙烷灭火器厂商
推车式1211灭火器使用方法 灭火时一般由二个操作,先将灭火器推或拉到火场,在距燃烧处10米左右停下,一人放开喷射软管,紧握喷枪,对准燃烧处;另一个则打开灭火器阀门。灭火方法与手提式1211灭火器相同。推车式灭火器的维护推车式灭火电器的维护要求与手提式1211灭火器相同。1301灭火器的使用 130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与1211灭火器相同。但由于1301灭火剂喷出成雾状,在室外有风状态下使用时,其灭火能力没1211灭火器高,因此更应在上风方向喷射。
扑救C类(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乙炔、甲烷、丙烷)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 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从灭火原理上讲,磷酸铵盐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器都适用于A、B、C类火灾,所以对这几类并存的混合火灾,应优先选用这两类多功能的灭火器。也可解决在同一配置场所不宜设置多种类型的灭火器的问题。)
火场逃生时,保持冷静,正确估计火势。如火势不大,应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出口方向逃离。逃生时不可乘坐电梯。逃生时应随手关闭身后房门,烟气尾随进入。 楼下起火,楼上居民切忌开门观看或急于下楼逃生,要紧闭房门,可用浸湿的床单、窗帘等堵塞门缝或粘上胶带。如果房门发烫,要泼水降温。 若逃生路线均被大火封锁,可向阳台或向架设云梯车的窗口移动,并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应由同一防护区域内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或防护区外的紧急启动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探测器的组合宜采用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各类探测器应按规范规定分别计算保护面积。 气体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任一防护区域内设置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其他类型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次报警信号;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发出联动控制信号,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同一防护区域内与首次报警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相邻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
灭火剂喷放时间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它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当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时,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60s,且不应小于48s。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在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剂喷放时间不应大于90s,喷口温度不应大于150℃;在其他防护区,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20s,喷口温度不应大于180℃。
无法识别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含贴花脱落,或虽有贴花,但已看不清)的灭火器报废。维修后的灭火器筒体上应贴有维修单位的一次性激光防伪维修合格标识,标识应贴在灭火器生产厂家铭牌的背面筒体上。维修合格标识上的维修者的名称、筒体水压试验压力值、维修日期等内容应清晰。每次的维修铭牌不得相互覆盖;灭火器压力表的外表面不得有变形、损伤等缺陷,否则应更换压力表;压力表的指针是否指在绿区(绿区为设计工作压力值),否则应充装驱动气体;灭火器喷嘴是否有变形、开裂、损伤等缺陷,否则应予以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