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品牌 :赣晨消防
-
加工定制:否
-
适用范围:A类B类C类火灾
-
产地:上海
-
是否进口:否
-
售后服务:是
-
是否支持上门服务:送货上门
-
公司行业:安防
-
业务范围:充装、检测、安装、维修、调试
-
产品类别::七氟丙烷、 541洁净气体、 二氧化碳、 洁净541 氮气等
-
区域:上海全区、浙江、江苏
-
公司性质:生产厂家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在进行灭火器的充装和检测过程中,首先选择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灭火器的充装和检测,确保操作符合行业标准和安全要求。对于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剂进行充装,并确保灭火剂的质量满足相关标准。在充装和检测后,应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充装日期、使用的灭火剂类型及其有效期等,以便日后查阅和管理。
-
服务特点:
本公司在上海成立于2015年,在产品上严格执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我们主营消防设备的批发和零售,同时也提供消防设施的建设工程施工服务。我们还提供包括气体泡沫灭火系统在内的多种消防工程配套器材。同时,公司还负责回收过期的消防器材,确保这些设备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我们始终坚持顾客导向型的经营理念,实践证明,坚持“一切为顾客”的管理思想,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销售信誉及一流的售后服务,是我们赢得市场和顾客信赖的法宝。
扬州洁净541灭火器维修标准规范及要求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使用方法:
1、使用前,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2、拉掉保险丝,拔出保险销;
3、按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4、若有喷粉胶管的干粉灭火器,则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按下压把;
5、在距起火点5米左右处,放下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向) 注意事项
6、干粉灭火器在灭火过程中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难以喷粉;
7、防止复燃,因为干粉灭火冷却作用甚微,在着火点存在炽热物的条件下,灭火后易产生复燃;
8、扑救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9、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从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冲击力使油液飞溅。
这个是根据消防部门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会给出事故原因和责任划分的。 第五十一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负责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 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意见,及时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火灾事故的据。
泡沫灭火器存放应选择干燥、阴凉、通风并取用方便之处,不近高温或可能受到曝晒的地方,以碳酸分解而失效;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以冻结;并应经常擦除灰尘、疏通喷嘴,使之保持通畅。 还有更多不一一贴了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灭火器的放置位置。 灭火器的箱子外形及整洁度。 压力指示检查:应安装压力指示器,干粉灭火器压力指示器表面应标有“F”的。压力批示器指针是否在绿区域。 喷射软管的检查 凡是灭火剂量大于3Kg(L)的灭火器都应装喷射软管,喷射软管长度应达到400mm,喷射软管长度不包括喷射软管两端的接头或喷嘴。 保险机构的检查 灭火器应装有保险装置。这种保险装置可以是保险销,也可以起相同作用的其它结构。保险销上应有铅封或塑带封,铅封或塑带封是一次性使用的,凡是保险销上铅封或塑带封有脱落、断裂现象,说明该灭火器已被使用过。
车用灭火器通常是干粉和水基的两种,好把灭火器放在座位下面方便时间取用。 干粉灭火器型号按照公斤数来算,一般车载的干粉在1KG,2KG左右,3KG太大不易储存在车内,简易式的干粉放在车里又觉得灭火效果太弱放了和没放区别不大,所以一般是1KG,2KG的。干粉的价格较为便宜。 水基灭火器按照溶剂的体积算型号,一般车载的放980ml的,或者2L的,水基灭火器灭火效果优于干粉所以一般都是980ml就够了。但是水基的比较贵,所以买个小的就够了。
室外消火栓因易受到人为或自然的损坏,应经常进行维护检查,及时清除杂物,必要时进行供水试验。 消防水带是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传统的消防水带以橡胶为内衬,外表面包裹着亚麻编织物。的消防水带则用聚氨酯等聚合材料制成。消防水带的两头都有金属接头,可以接上另一橡胶水带、聚氨酯水带、PVC消防水带根水带以延长距离或是接上喷嘴以增大液体喷射压力。 检查的英文名称为Check,定义为:为验航空器其功能是否符合批准的标准而进行的工作,也表示为对产品设计、服务、过程或者工厂的核查,并确定其相对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在判断的基础上,确定相对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