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品牌 :赣晨消防
-
加工定制:否
-
适用范围:A类B类C类火灾
-
产地:上海
-
是否进口:否
-
售后服务:是
-
是否支持上门服务:送货上门
-
公司行业:安防
-
业务范围:充装、检测、安装、维修、调试
-
产品类别::七氟丙烷、 541洁净气体、 二氧化碳、 洁净541 氮气等
-
区域:上海全区、浙江、江苏
-
公司性质:生产厂家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在进行灭火器的充装和检测过程中,首先选择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灭火器的充装和检测,确保操作符合行业标准和安全要求。对于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剂进行充装,并确保灭火剂的质量满足相关标准。在充装和检测后,应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充装日期、使用的灭火剂类型及其有效期等,以便日后查阅和管理。
-
服务特点:
本公司在上海成立于2015年,在产品上严格执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我们主营消防设备的批发和零售,同时也提供消防设施的建设工程施工服务。我们还提供包括气体泡沫灭火系统在内的多种消防工程配套器材。同时,公司还负责回收过期的消防器材,确保这些设备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我们始终坚持顾客导向型的经营理念,实践证明,坚持“一切为顾客”的管理思想,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销售信誉及一流的售后服务,是我们赢得市场和顾客信赖的法宝。
泰州七氟丙烷灭火器维修周期是多久
灭火器维护保养方法如下: 灭火器的检查与维护保养 检查压力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检查保险销有无锈蚀,转动是否灵活,铅封是否完好。 灭火器压把、阀体、顶针等金属件有无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等。 检查喷粉管有无老化、蜘蛛网。 检查筒体有无变形,底部有无锈蚀,有无蜘蛛网。 检查干粉是否结块。 检查灭火器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4kg干粉灭火器10年;35kg干粉灭火器12年;二氧化碳灭火器12年。)
灭火器(Fire extinguisher)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世界第一支灭火器在1834年诞生于伦敦,由乔治·威廉·曼比发明。 灭火器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分为手提式、推车式等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包括泡沫、干粉、卤代烷等。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遇到火灾时人们需要安全、尽快的逃生。
灭火常用的四种方法包括灭火器灭火、湿布灭火、食盐灭火和高压水枪灭火。 灭火器灭火:火势如果不大,迅速直接地利用家中备有的简易灭火器,控制和扑灭大火。 湿布灭火:厨房火势不大的时候,可用湿毛巾、湿围裙、湿抹布等直接将火焰盖住,将火闷死。 食盐灭火:家庭中备的颗粒盐或细盐,均是厨房和火灾固体引燃的灭火剂。在高温火源下,能迅速通过化学作用抑制燃烧进行。 高压水枪灭火:消防队经常使用高压水枪喷浇火焰以控制火势。 灭火器具是一种平时往往被人冷落,急需时大显身手的消防必备之物。尤其是在高楼大厦林立,室内用大量木材、塑料、织物装潢的今日,一旦有了火情,没有适当的灭火器具,便可能酿成大祸。 在灭火时,由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将占据燃烧区域的空间、稀释燃烧物周围的氧含量,阻碍新鲜空气进入燃烧区,使燃烧区内的氧浓度大大降低,从而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当水呈喷淋雾状时,形成的水滴和雾滴的比表面积将大大增加,增强了水与火之间的热交换作用,从而强化了其冷却和窒息作用。
充装控制组件包括充装总球阀25以及充装压力表26。充装总球阀25用于将充装组件一充入的灭火剂、充装组件二充入的溶剂、充装组件三充入的氦气以及充装组件四充入的氮气所组合成的灭火剂送入灭火器27中,并控制灭火剂的充装量以及真空泵10抽取灭火器27的真空度。充装压力表26用于显示灭火器27内部的压力,其应是压压力表,精度应满足充装氦气、灭火剂和氮气精度测量的要求,而且应安装在尽可能靠近灭火器27的充装口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充装总球阀25可选用两端为1/4英寸卡套管接头,室温(37℃)压力额定值为17.2mpa,cv值为0.6的316l不锈钢球阀。充装压力表26的测量范围为0至5mpa,精度为量程的±0.04%,而且测压口距离灭火器27填充口的距离为10cm。
简单点儿的估算:每个地方至少配2具4公斤干粉灭火器 2、这2具灭火器能保护的面积是150平方米。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要部扫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扑灭。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