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案例解析
一、设计内容
1、根据工程图对机房进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工程设计及计算。
二、设计条件
1.保护区的有关参数取其近似值;
2.采用组合分配及单元独立系统进行分区保护;
3.保护区为独立封闭空间;
4.保护区平时环境温度与自然环境温度近似。
三、工程概况
1.设计依据
(1).《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建议草案)
(2).《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3).建设单位设计委托文件。
(4).根据本工程工艺和环境对土建要求。
2.设计说明
(1).根据防火保护区的结构特点,保护对象为机房。本设计采用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对机房进行保护。
(2).根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1-75-2003规定,机房和网络机房等设计灭火浓度7.5%,喷射时间为8s,浸渍时间:主控机房和网络机房等为3min。
(3)结合《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DBJ01-75-2003及本工程实际,本工程机房容积为40.5立方米,设计灭火用量为24kg。选用WLQF-4.2-40L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1瓶,储存量为27kg,即可满足保护区实际要求。
(4).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储瓶间设在预留设备用房内,具体详见气体灭火系统平面图;
3.灭火方式
本设计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即在规定时间内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七氟丙烷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此时能将其区域里任何一部位发生的火灾扑灭。
4、控制方式
1.自动控制当某防护区感烟(或感温)探测器报警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指令,该区报警器发出一级报警声。若同时出现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报警信号时,该区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停止通风设备(空调),切断非消防电源,火灾报警控制器进行0~30秒延时,延时结束后向气体灭火装置发出灭火指令,气体灭火装置启动电磁启动阀,打开瓶组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此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接受压力开关动作反馈信号,显示该防护区已释放灭火剂的信号。
2.手动控制在防护区有人工作或值班时,气体灭火控制器的控制方式选择“手动”位置,灭火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若某防护区发生火情,按下气体灭火控制器面板上的“启动”按钮,既可按“自动”程序启动灭火装置,实施灭火。也可以在确认人员已经全部撤离的情况下,按下防护区门口设置的“紧急启动”按钮,既可释放灭火药剂实施灭火。
3.机械应急手动:即当火灾探测系统探测到火警信号后,电气部分及控制系统都出现故障时,使用的灭火控制方式。机械应急启动必须在钢瓶间进行,打击应急手柄,听到气动响声后,灭火系统工作。应注意关闭好门窗和风口并确认所有人员已撤离后方可实施。
上述报警功能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必要时需相应的信号模块(输入模块)、控制模块(输出模块)配合完成上述控制显示功能。
4.当发生火灾报警,在延时时间内发现不需要启动灭火系统的情况下,可按下气体灭火控制器或防护区门外的“紧急停止”按钮。即可终止灭火程序。
4、防护区要求
1、该防护区灭火时应保持封闭条件,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以及用于该防护区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灭火药剂前应做到关闭。
2、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3、防护区的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000Pa
4、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5、防护区的泄压口易设在外墙上,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四、管网要求
1.安装分为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和管网系统,根据设计图及现场情况进行;
2.管道采用GB8163-87流体无缝钢管,所有管道沿梁底吊顶固定,支、吊架安装要求见GB50263-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相关要求;
3.直径在80mm以上(不含80mm)的管道均采用法兰连接,其他管道采用丝接;
4.管网系统包括管道、管道连接件,均需进行内外镀锌处理、局部可采用防腐处理;
5.喷嘴与管道末端之间用螺纹连接方式进行,喷嘴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5米;
6.管网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介质为氮气或压缩空气,试验气压为4.2MPa,保压为3分钟,压力降不得超过试验压力的10%;
7.管网强度试验压力为5.3MPa;
9.管网吹扫以30m/s流速的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吹扫。
五、标志
七氟丙烷输送管道的外表面应涂红色或用户指定颜色的油漆,在吊顶内滑动地板下等隐蔽场所的管道可涂红色油漆色环,宽度一致,间距均匀。
启动装置瓶组应标明对应防护区名称、钢瓶型号规格(设置备用系统应有主/备标示)。
选择阀应标明对应防护区名称、型号规格。
六、调试
安装完毕后,进行系统功能测试,旨在检测系统各部件的应用性能及工作状态,已灌装灭火剂的系统可做电磁启动器启动动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