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液上半固定泡沫灭火系统液上半固定泡沫灭火系统是将泡沫产生器固定安装在油罐上,并将下面的管道部分设置到油罐防护堤外(管道接出防护堤外,离地面高度1米处,末端安装接口,平时扣有扪盖),其泡沫混合液由移动的泡沫消防车提供。发生火灾时,泡沫消防车到达火场,消防队员在防护堤外将水带接口接好,调整比例混合器,将车载消防泵出口压力升至正常的工作压力时,打开消防车出口球阀,向半固定系统供应泡沫混合液,经产生器时吸入空气产生泡沫。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手轮式:应把手提提把,翘起喷筒对准火源,打开启闭阀,即可喷出二氧化碳。鸭嘴式:应拔出保险销,握住喷筒根部,将上鸭嘴往下压,二氧化碳即可从喷筒喷出。注意事项:在窄小的空间使用后应迅速撤离,同时切勿逆风使用,此外还要冻破。(因液态的二氧化碳气化时需吸热)。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有害气体吸入,如一氧化碳;缺氧、窒息;吸入热气。火灾中,烟气对人的危害特性有缺氧、尘害、高温。火场上扑救原则是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岗位消防“四知四会”中的“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自救。禁止携带可燃可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使用交通工具。
采用开式洒水喷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雨淋系统、水幕系统。雨淋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传动管控制,自动开启雨淋报警阀和启动供水泵后,向开式洒水喷头供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亦称开式系统。应采用雨淋系统的场所详见GB50084-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6.1喷头。水幕系统由开式洒水喷头或水幕喷头、雨淋报警阀组或感温雨淋阀,以及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成,用于档烟阻火和冷却分隔物的喷水系统。洒水喷头
工作原理消防管网出水过程中,通过比例混合器将泡沫液与水按比例混合,形成泡沫混合液,泡沫混合液经过泡沫产生器,与吸入的空气混合,发泡产生泡沫,并将泡沫喷洒到燃烧液体表面,形成泡沫层、隔绝空气、吸收热量,从而把火扑灭。泡沫灭火主要用于扑救B类火灾,也能扑救A类火灾。使用方法液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油罐发生火灾时,值班人员首先要启动消防泵,向消防管网充水,同时,一方面要打开着火罐的泡沫和冷却管阀门,另一方面要打开相邻罐的冷却管网阀门,然而要检查泡沫液罐输出管道阀门是否开启,输出比例是否正常,泡沫液储量是否充足。消防队到场后,指挥员首先检查消防泵是否启动,输出泡沫是否正常,如发现消防泵没有启动或输出泡沫异常,应立即派员启动和检查。
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发生的释放热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现象。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缺少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而且这三个条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否则,就不会产生燃烧。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它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可燃物分为三类:一是气体可燃物(如氢气,一氧化碳等),二是液体可燃物(如汽油,酒精等),三是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服装等)。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空气,氧气,高锰酸钾等。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引火源。引火源可分为:明火、化学热能、电热能、光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