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设置在建筑物或其他场所中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能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系统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常由触发装置如火灾探测器、报警装置如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报装置如声光报警器、联动控制装置如总线控制盘与控制模块、电源等组成。工作原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感烟、感温和感光等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信号经火灾报警控制器处理、分析、判断后,以声、光、文字等方式显示出来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记录火灾发生的时间。
构件的耐火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到被破坏(如失去支承能力等)为止的这段时间(按小时计)。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如沥青混凝土、刨花板)和非燃烧体(如砖、石、金属等)之分。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一般建筑起火后约10~15分钟开始蔓延,可通过电话等人工报警和使用消火栓灭火。着火源:如烟头、火柴、厨房和锅炉房用火、电气设备事故的火花以及雷击、地震灾害等,形成着火源;助燃物:氧及氯、溴等。因此,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对三者进行有效的控制。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中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为一或二级)。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限和燃烧性能,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
燃爆化学物品消防机构监督管理的燃爆化学物品是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爆裂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燃液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品、腐蚀品中部分燃爆化学物品。共6大类15项。甲类气体是指爆裂下限〈10%的气体;乙类气体是指爆裂下≥10%的气体。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颗粒总称为烟。其粒径一般为0.01-10微米。这种含碳物质是在火灾中不燃烧所生成的。燃烧产物的数量、组成等,随物质的化学组成以及温度、空气供给情况等变化而不同。燃烧产物的毒性:见《消防监督检查》第20面。二氧化碳它是主要的燃烧产物之一,在有些火场中浓度可达15%。它很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刺激人的呼吸,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痛、神智不清等症状。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因而,它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痛、虚脱、神智不清等症状和肌肉调节障碍等。
产品特点
柜式灭火装置不必设置专用的瓶组间,整个装置放置在防护区内,适用于计算机房、档案馆、贵重物品库、通讯机房等空间较 小的防护区,多台柜式灭火装置联用可保护较大的防护区。>适用范围
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电气火灾
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固体表面火灾
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