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时,为了自身,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请记住: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楼梯、通道、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重要的逃生之路,应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迅速地通过。请记住:自断后路,必死无疑。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请记住:人只有沉着冷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公共场什么火灾危险性?人员集中,疏散困难,易造员的重大伤亡。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在火灾的发展阶段人员是很难疏散完毕的,即使是小的火灾事故,也会导致人们惊慌失措、争先逃生、相互拥挤,不能及时疏散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舞厅、卡拉OK厅等场所,不同于影剧院顾客随意性比较大,有时人员相对集中,密度较大,加上灯光暗淡,一旦起火,人员拥挤,秩序混乱,如果通道不畅,易造员重大伤亡。室内装修、装饰大量使用可燃、可爆材料。公共场所内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如一些影剧院、社堂的屋顶建筑物件是木质物件或钢质结构,舞台结构和木地板是可燃的,加上道具,布景等可燃物集中;观众厅、天花板和墙面为了满足声学设计音响效果,大多采用可燃材料,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增大了发生火灾的机率和危险。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不宜控制。公共场所一般采用多种照明和各类音响设备,且数量多,功率大,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部过载,短路等而引起火灾。
棉被护身法: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五、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六、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或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
跳楼求生法:火场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但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的功能抛下做缓冲物。八、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可见预防的重要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就是在日常中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在实践中,要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防与消,即预防和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做好各项防火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专职消防队伍的建设,做好灭火的准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有效地予以扑灭,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防”与“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重消轻防”和“重防轻消”都是片面的。只有全面、正确地理解了它们之间的辩关系,并且在实践中认真地贯彻落实,才能达到有效预防火灾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预防火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