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水龙带水龙带有麻织、棉织和衬胶的三种,衬胶的压力损失小,但抗折叠性能不如麻织和棉织的好。室内常用的消防水带口径有DN50和DN65两种,其长度有15m、20m、25m三种,不宜超过25m,水龙带的两端分别与水和消火栓连接。消火栓、水带和水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内扣式接头。在同一建筑物内应选用同一规格的水、水带和消火栓,已利于维护、管理和串用。 水水是灭火的主要工具之一,用钢、铝合金或塑料制成,其作用在于收缩水流、产生击灭火焰的充实水柱。室内一般采用直流式水,常用喷口直径有19mm三种,另一端设有和水龙带相连接的接口,其口径为50mm和65mm两种。喷口直径为13mm的水配有50mm的接口,配DN50的水带;喷口直径为16mm的水配有50mm或65mm的接口,可配DN50和DN65水带;喷口直径为19mm的水配有65mm的接口,可配DN65水带。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喷口直径不小于19mm。
另外根据环境温度不同,喷头选用也不一样,如通常57度(橙)喷头,68度(红:民用建筑广泛使用)喷头,79度(黄)喷头,93度(绿:主要用于厨房)喷头,100度(绿)喷头,121度(蓝)喷头,141度(蓝)喷头,163度(紫)喷头,182度(紫)喷头。不同颜代表自动喷头玻璃球动作温度。消防控制设备: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当接收到来自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消防控制中心信号后,能自动或手动启动相关消防设备并显示其状态的设备,称为消防控制设备。
“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相同,字义也无差别。“消防”一词的出现,充分反应了当时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密切。火灾与消防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在各类自然灾害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很高的灾害。这种灾害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伴生;以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古称“火政”),也就应运而生。防火监督管理迅速抢救被困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转移后送离。及时撤离或隔离火场附近的危险物品,发生次生灾害。消防使用水和化学灭火剂,利用消防车、灭火器、机动水泵等器材实施灭火。坚持先人后物、先控后灭和确保重点的行动原则。“消防”一词,早于西晋传入日本,于近代传回中国。在江户时代的开始出现这个词。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词开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
IG541气体灭火系统70L/90L
适用范围
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电气火灾
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固体表面火灾
<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适用于保护封闭空间的场所,典型场所为
电气和电子设备室
通讯设备室
国家保护文物中的金属、纸绢质制品和音像档案库
易燃和可燃液体储存间
<经常有人工作的防护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