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有关人员应持上岗。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持上岗。灭火和抢险救援按照《消防法》的规定,消防除完成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他灾害和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2006年5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项力量的骨干作用”,进一步明确了“消防队在地方各级人民部门统一领导下,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要积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建筑坍塌、重大生产事故、空难、及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气象、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工作原理消防管网出水过程中,通过比例混合器将泡沫液与水按比例混合,形成泡沫混合液,泡沫混合液经过泡沫产生器,与吸入的空气混合,发泡产生泡沫,并将泡沫喷洒到燃烧液体表面,形成泡沫层、隔空气、吸收热量,从而把火扑灭。泡沫灭火主要用于扑救B类火灾,也能扑救A类火灾。使用方法液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油罐发生火灾时,值班人员首先要启动消防泵,向消防管网充水,同时,一方面要打开着火罐的泡沫和冷却管阀门,另一方面要打开相邻罐的冷却管网阀门,然而要检查泡沫液罐输出管道阀门是否开启,输出比例是否正常,泡沫液储量是否充足。消防队到场后,指挥员首先检查消防泵是否启动,输出泡沫是否正常,如发现消防泵没有启动或输出泡沫异常,应立即派员启动和检查。
构件的耐火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到被破坏(如失去支承能力等)为止的这段时间(按小时计)。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如沥青混凝土、刨花板)和非燃烧体(如砖、石、金属等)之分。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一般建筑起火后约10~15分钟开始蔓延,可通过电话等人工报警和使用消火栓灭火。着火源:如烟头、火柴、厨房和锅炉房用火、电气设备事故的火花以及雷击、地震灾害等,形成着火源;助燃物:氧及氯、溴等。因此,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对三者进行有效的控制。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中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为一或二级)。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限和燃烧性能,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
产品特点
柜式灭火装置不必设置专用的瓶组间,整个装置放置在防护区内,适用于计算机房、档案馆、贵重物品库、通讯机房等空间较 小的防护区,多台柜式灭火装置联用可保护较大的防护区。>适用范围
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电气火灾
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固体表面火灾
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