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消防工作是一项知识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密切相关。只有在全社会普及消防规法和消防科技知识,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增强全民防范与扑救能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危害。灭火器1扑救电器火灾应首先切断电源,带电时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发生火灾拨通“1-1-9”后,应向“1-1-9”台报告着火部位所在的区县、街道、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所威胁的物质,报警人姓名、单位、电话号码等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的到来。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有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热;电火花和电弧;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电热工具的表面热;过电压;涡流热。消防器材是器材,是用来扑救火灾的。火灾什么时候发生,人们无法预先知道,所以要做好准备。
工作原理:该系统阀后管网一般充有低压压缩空气,在火灾发生时,安装在保护区内的火灾探测器,首先发出火警报警信号,消防控制器在接到报警信号的同时,一方面自动打开排气阀排气,另一方面自动打开电磁阀排水,原来处于关闭状态的阀瓣受到压差影响而自行开启,使压力水迅速充满管网,这样原来呈干式的系统迅速转变成湿式系统,以后的动作与湿式系统相同。
火灾预防的基本概念:火的构成需要下列三个条件:即可燃物、空气和火源,三者缺一火即无法构成。对火灾的扑救,通常采用窒息、冷却和拆除火种等方法。一畅二会原则。一畅:走火通道畅通,进入新环境要先确认逃生通道;二会:会逃生、会救火。3逃生原则:1分钟救火,2分钟逃生,5分钟每走一步要留意。防火一般常识:事故中大多数未逃出的人员是因为浓烟窒息而死,浓烟中内含有毒物质,所以有浓烟时注意:只能吐口水,而不能吞口水;头与地面尽量接近,用毛巾等捂住口鼻;看不清路时摸墙而行。出现灾情,要冷静处理,不能慌乱。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时间在12秒左右翻一次身)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起水泡后不能用此法,只能用降温方式)。
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是在湿式系统、干式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的灭火系统,该系统阀后管网呈干式,阀前管网呈湿式,火灾时,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对预作用阀的控制,并立刻使阀后管网充水,将系统转变为湿式,故称为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组成:是由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装置、闭式喷头、管道系统、预作用阀组(或雨淋阀组)、手动开启阀门、充气设备、排气装置、消防水源和供水设施等组成。
首先要组织好火场的供水工作,选拨精干的水手,负责灭火和掩护工作,形成对每个火炬进行包围的态势。当水手进入灭火阵地试水以后,再由指挥员统一下达命令,进行灭火。灭火有以下几种具体方法:在水手用水掩护下,战斗员或工人关闭气体管道的阀门;组织覆盖窒息;用密集水流切断火焰,使可燃气体与火焰分离,扑灭火炬形成的燃烧。在灭火过程中,要坚持冷却被加热的设备,生产储存设备受破坏,造成火势蔓延扩大。分割包围,速战速决。储罐、反应器、管道发生火灾,都是先在一个罐或某一段燃烧,随着燃烧的发展,火势向临近罐或设备蔓延。针对这种燃烧特点,应采取分割包围战术,集中力量包围燃烧罐或反应器,保护临近罐、反应器、设备等。如果几个罐或反应器都在燃烧,根据灭火力量和火场具体情况,把燃烧的罐或反应器分割包围,同时灭火,速战速决。在扑救原料储罐、反应器和管道上燃烧的火炬时,火场指挥员在部署力量对设备进行冷却的同时,做好灭火的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