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消防设施是指建筑物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等固定设施。消防设施设备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学啦小编整理消防设施设备的资料,仅供参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报警(包括吸气式报警系统)系统: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装置、各种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区域火灾报警显示器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探测器 报警阀报警阀的作用是开启和关闭管网的水流,传递控制信号至控制系统并启动水力警铃直接报警。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用于湿式喷水灭火系统中。当某个喷头开启喷水或管网发生水量时,管道中的水产生流动,引起水流指示器中桨片随水流而动作,接通延时电路20s~30s之后,继电器触电吸合发出区域水流电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通常将水流指示器安装于各楼层的配水干管或支管上。
“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相同,字义也无差别。“消防”一词的出现,充分反应了当时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密切。火灾与消防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在各类自然灾害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很高的灾害。这种灾害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伴生;以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古称“火政”),也就应运而生。防火监督管理迅速抢救被困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转移后送离。及时撤离或隔离火场附近的危险物品,发生次生灾害。消防使用水和化学灭火剂,利用消防车、灭火器、机动水泵等器材实施灭火。坚持先人后物、先控后灭和确保重点的行动原则。“消防”一词,早于西晋传入日本,于近代传回中国。在江户时代的开始出现这个词。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词开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
折叠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
① 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② 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③ 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④ 电气火灾,如变压器、油开关、电子设备等。
折叠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得扑救下列火灾
①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②钾、钠、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
③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防火门分类按材质分:木质防火门、钢质防火门、钢木质防火门、其他材质防火门;按门扇数量分:单扇防火门、双扇防火门、多扇防火门;按结构型式分:门扇上带防火玻璃的防火门、防火门门框单槽口和双槽口、带亮窗防火门、无机玻璃防火门;按开闭状态分:常开防火门、常闭防火门;按耐火性能分:隔热防火门(A类)、部分隔热防火门(B类)、非隔热防火门(C类)。 防火门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它通常设置在防火分区隔墙上,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等处。防火门组成防火门是由门框、面板(内填充隔热材料)、防火五金配件、电磁门吸等部件组成。门扇通过合页连接形成,门上配置闭门器、防火锁,双扇门还加装暗插销(装在固定扇一侧)和顺位器,以防门扇中缝的搭叠。与常开防火门联动的有火灾探测器和火灾联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