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20 14:16
目前,国内的智能制造装备重要散布在工业基础发达的东北和长三角地区。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出产企业 重要散布在北京、辽宁、江苏、山东、浙江、上海、云南和陕西等地区。近年来,辽宁与陕西的发展令人注视。同时,工业平板电脑将是将来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一个 新热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将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市场。此外,症结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产业在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域也都出现 较快的发展态势。
总体上看,2012年全国装备制造业进入到转型调剂的攻坚时代,面临着从市场构造变更到新一轮技术革命冲击等众 多的挑衅。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剖析,受海内经济减速和下游需要大幅放缓的影响,2012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增添值同比增长8.2%三菱变频 器,显明低于全体范围以上产业,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7.2个百分点。从机械结合会重点接洽企业订单情形看,2011年装备制造业累计新签署订单同比增 加6%,而2012年累计已浮现负增加局势,其中工程机械、船舶、机床、载重汽车、发电装备订单下滑最为显著。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增速依然坚持在装备全行业的前列,需求量总体坚持稳步回升态势。只管受到国内下游制造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革投资增速同比放缓的影响,全国智能制造 装备行业半数以上重点企业的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降落,然而在国内产业深入转型进级,尤其是中西部地域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下,全行业仍将能实 现20%以上的增长,产值规模由2011年的4233亿元增长到5000亿元以上,代表性领域态势总体良好。
在此2013年,工业各行业将更加重视基于网络、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敏捷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智能工业的发展不仅将促进多领域技术集成,推动工业技术根本革新,还将促进形成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新管理观念,引发产业组织模式革命性创新。
虽然我国已制定了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但在财税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服务体系等具体推进政策仍需进一步加强。其中明确我国“两化”融合专项资金支持重点:
一是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装备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与上下游核心供应商、重要客户建立集成化的供应链系统,支持骨干企业在系统集成、提供解决方案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推进装备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二是支持消费品工业发展全程质量监控,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质量追溯等领域的应用,支持消费品企业应用电子商务,鼓励第三方机构加强消费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三是促进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资源计划和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鼓励发展智能的综合管理系统,推广精益生产,支持一批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水平。
四是开展智能工业试点示范,围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支持一批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营、智能管理、智能决策等方面的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