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锦龟的养殖
锦龟,别名油彩龟、火焰龟等,分布于北美洲,加拿大南部至墨西哥北部,以及美国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它们的分布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北美洲大陆。锦龟有东部锦龟、南部锦龟、中部锦龟、西部锦龟4个亚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亚种开始引入我国,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些宠物市场及部分龟类养殖单位有锦龟出售。锦龟体型娇小,色彩鲜艳,并常会做出一些滑稽的动作,极具观赏价值,加之其适应性强、容易饲养,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一)形态特征
锦龟为小型龟类,背甲长度一般在10~25厘米,体呈椭圆形,背甲扁平、光滑,无脊棱和锯齿状凸起,颜色为绿色至黑色,部分亚种带有红色斑纹。腹甲一般为黄色,有的带有红色,或呈红色、橙红色,一些亚种带有暗色图案。头部有黄色条纹,颈部、四肢和尾部也有黄色和红色的条纹。雄龟与雌龟相比,一般个体较小,前爪较长,尾部较粗长等。
1.东部锦龟
体型较小,其背甲盾板排列成行,这与大多数龟盾板交错排列显然不同。腹甲黄色。头部有黄色条纹,有的在头部上方有大斑占,在身体的其他部位有大红条纹。
(二)生活习性
在北美洲,锦龟多生活于水流缓慢、底质泥泞、水生植物丰富和周围有适合晒背场所的淡水水体。夜间在水底或部分浸于水中的物体上休息,白天出来活动。它们喜欢在阳光下晒背,有时一晒就是几个小时。在晒背场所,常会看到一些龟扒在其他龟的身体上,重重叠叠的,甚至叠成3层。锦龟比较耐寒,分布在北美洲的南部温暖地带的亚种则没有冬眠的习性。西部锦龟在水温10℃左右时便进入冬眠状态,水温在18℃以上时开始摄食。南部锦龟适宜生长温度为15℃~35℃,开始摄食的温度也是18℃以上。
(三)摄食习性
在北美洲自然环境条件下,锦龟多在上午或更晚的时候进行觅食,它们在水中觅食和摄食。食性杂,小鱼、蜗牛、蝌蚪、水生昆虫、幼蛙、腐肉等都可摄食,也摄食一些水生植物等。幼龟偏食动物性饲料,年老的龟则偏食植物性饲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摄食瘦肉、动物内脏、小鱼、蚯蚓等动物性饲料,也摄食香蕉、菜叶、西瓜等植物性饲料。
(四)繁殖习性
在北美洲,锦龟的交配期一般在3~6月份,产卵期在5~7月份。在交配期,雄龟追逐雌龟,并且用前爪敲打雌龟的头部和颈部以求爱。如果雌龟接受了雄龟的求爱,它们便沉入水底进行交配。雌龟的产卵方式同一般龟类一样,也是挖穴产卵。雌龟通常选择背风向阳、土壤潮湿疏松的沙质地进行挖穴产卵。雌龟分批产卵,每次产卵2~22枚,不过各亚种间也有所差异。在自然条件下,受精卵经72~80天孵化,便可孵出稚龟。
(五)人工饲养
1.饲养环境布置
锦龟是水栖性龟类,对饲养的环境要求不是太高,家庭饲养可用水泥池饲养,也可用水族箱或缸、盆饲养。稚、幼龟池宜建在室内,面积为2~5平方米或以上。养殖规模较大时,可利用较大的池塘饲养。饲养设施内应建有陆地并以斜坡与水面相接,以便光照条件。在室内建池饲养的,室顶最好通过部分改造,使用玻璃等透光材料以使光照射到饲养池上。在室内使用水族箱饲养时,可配备紫外线灯、白炽灯等,并合理开启,以补充光线不足。亲龟饲养时,可于陆地设置产卵场,产卵场同时也是其晒背、休息的场所。产卵场内要铺30~35厘米厚的细泥沙土,为营造隐蔽、凉爽、湿润的产卵环境,在室外饲养时可以产卵场内种植一些花草、作物,同时搭建适当面积的遮雨棚,以防龟卵被雨水浸渍等。修建水泥池饲养时,池底应光滑,切勿粗糙,或在池底铺一层泥沙。为利于锦龟藏身,可在水底做一些人工洞穴。为防止锦龟攀爬逃逸,水泥池的池壁及土池防逃墙的内壁要光滑,并且顶部向内出檐,以提高防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