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中拍国际2010年春拍,金镶羊脂玉钵以95.2万元落槌。该钵身为黄金体质,上为一金镶羊脂白玉盖,金边作回纹,玉带白色沁斑,玉上雕“福禄寿”三星贺岁,背景为山石松树,上方为一蝙蝠灵芝,玉盖薄如蝉翼,吹弹可破。即便是定陵发现的万历皇帝所用的金玉制品也不比此器更出色。
一则是佩饰,一则是钵体。若是普通玩物,价格至多万元开外,但此时的它们因羊脂玉坐镇,身价倍增。
更多的目光转向了羊脂玉。根据史料记载,羊脂玉因色似羊脂得名,质地细腻,“白如截脂”,即好似刚刚割开的肥羊肉脂肪。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有此品种,产量稀少。分类上,同属于和田玉的子类,与青白玉、黄玉等是同门师兄弟。
其价格之贵,不仅在于市场的需求,有限的资源成为价格最重要的助推器。和田玉原本稀少,而羊脂玉作为和田玉中的宝石(行情 股吧 买卖点)级材质,资源更为有限。
最近,新疆地勘局地址专家根据新的地勘结果预测,和田玉的现有资源量为20至35万吨,经过地质评价的三处和田玉原生矿床,储量为2.5万吨。
但是原生玉矿床矿点数分布于昆仑崇山峻岭之中,位于海拔4000至5000米的雪线附近,一般人难以涉足。据在昆仑山地区从事地质找矿多年的地质专家透露,在昆仑山深处,和田玉还有较大的储量,只是目前很难前去开采。
近几年,和田玉的年产量约为150吨。历史上看,已经开采的和田玉矿床有20多处,从夏、商、周到清末约4000年间,有文字记载的和田玉产量总计为9968吨,平均年产量约2.5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叶城、和田、于田、且末等地租住开采和田玉,使得和田玉产量大增。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40年间,共开采和田玉9957吨,接近于古代4000年开采量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