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临氢12Cr2Mo1R、12Cr2Mo1R(H)钢板生产技术条件
1、适用范围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中石油卡拉玛依石化分公司120万吨/年加氢改质反应器、中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15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用钢板的生产。
2、引用标准:略
3、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1钢板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709标准的规定。
3.2厚度偏差按GB/T709的B类或C类执行,在合同中注明。
3.3钢板理论重量交货,理论计重采用的厚度为钢板允许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算术平均值。钢的密度为7.85g/㎝3
4、技术要求
4.1化学成分
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wt%)
表1
成分分析 | C | Si | Mn | P | SMax | Cr | Mo | Ni |
熔炼分析 | 0.10~0.15 | ≤0.15 | 0.30~0.60 | ≤0.010 | ≤0.010 | 2.00~2.50 | 0.90~0.1.1 | ≤0.20 |
成品分析 | 0.05~0.17 | 0.46~0.84 | 0.37~0.68 | ≤0.012 | ≤0.012 | 1.10~1.55 | 0.43~0.67 | ≤0.20 |
成分分析 | Cu | Sb* | Sn* | As*max | [H]* | [O] | [N] |
熔炼分析 | ≤0.20 | ≤0.003 | ≤0.015 | ≤0.016 | ≤2ppm | ≤30ppm | ≤85ppm |
成品分析 | ≤0.20 | ≤0.003 | ≤0.015 | ≤0.016 | ≤2ppm | ≤30ppm | ≤90ppm |
注:(1)熔炼分析应按每炉(罐)号取样,产品分析应按交货张取样,“**”钢板厚度≥125mm时,C的成品分析可以到0.17%。
(2)带“*”号的元素记录分析结果,不作为验收条件,但应满足J、X系数的规定:
X=(10P+5Sb+4Sn+As)≤15,式中元素以PPM含量代入,如0.01%以100ppm代入。
J=(Si+Mn)X(P+Sn)X≤100,式中元素以重量百分含量代入,如0.01%以0.01代入。
4.2冶炼方法:采用电炉+炉外精炼、并经过真空脱气的冶炼工艺,可以进行二次电渣重熔冶炼。钢板应为本质细晶粒镇静钢。
4.3交货状态:钢板以正火(允许加速冷却)+回火状态交货。
4.4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项目 | 数值 | 单位 |
室温拉伸Rm | 520~~680 | MPa |
室温拉伸Rp0.2 | 310~~620 | MPa |
室温拉伸A | ≥19 | % |
室温拉伸断面收缩率Z | ≥45(适用于圆拉伸试样)≥40(适用于板拉伸试样) | % |
-30℃夏比冲击功(V型缺口)① | 平均值≥54,允许一个试样≥47 | J |
435℃高温拉伸屈服强度Rp0.2 | ≥235 | MPa |
室温弯曲试验b=2a180°② | 完好 | |
硬度 | ≤225 | HB |
注:①进行冲击试验时,应记录侧向膨胀值和纤维状端口百分数供参考。
②室温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如下:
试样厚度T(mm)弯心直径(mm)
25<T≤502.5a
50mm<T≤200mm3a
4.5钢板的金相组织和非金属夹杂物
4.5.1金相组织回火贝氏体含量大于90%
4.5.2钢板中非金属夹杂物按GB/T10561规定的B法进行评定,硫化物类(A类)、氧化铝类(B类)、硅酸盐类(C类)及球状氧化物类(D类)、单颗粒球状类(Ds类)均不得大于1.5级,且应满足A+C≤2.0,B+D+Ds≤2.5,A+B+C+D≤4.0
5回火脆化评定试验
5.1回火脆化评定试验组批进行检验,组批原则按同一炉(罐)号、同一厚度、同一热处理制度的钢板组成一批,每批头尾各做一组回火脆化评定试验。
5.2回火脆化评定试验冲击温度为-100℃、-80℃、-60℃、-40℃、-30℃、-18℃、-0℃、20℃各组成一批,分别进行最小模拟焊后热处理后和最小模拟焊后热处理+步冷催化SC后的系列冲击,其结果应满足VTr54+2.5△VTr54≤10℃。
5.3步冷回火脆化工艺曲线:略
6试验方式及检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