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门、灰坑门、炉门框、灰坑框炉壁炉栅
锅炉或工业炉中堆置固体燃料并使之有效燃烧的部件。整个炉排主要包括框架和炉条两个部分。炉条通常用铸铁制造,组装后片与片之间保持必要的通风缝隙,并且往往还在炉排下边设置可以调节风量的分隔的通风室,以便空气通过缝隙进入燃料层燃烧烧尽后的灰渣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排出。炉排有固定式、移动式、往复式、振动式和下饲式等类型。
炉门、灰坑门、炉门框、灰坑框炉壁炉栅
锅炉或工业炉中堆置固体燃料并使之有效燃烧的部件。整个炉排主要包括框架和炉条两个部分。炉条通常用铸铁制造,组装后片与片之间保持必要的通风缝隙,并且往往还在炉排下边设置可以调节风量的分隔的通风室,以便空气通过缝隙进入燃料层燃烧烧尽后的灰渣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排出。炉排有固定式、移动式、往复式、振动式和下饲式等类型。
每年烟草消费量巨大,所以烟叶加工工艺的提升可以显著提高烟草行业的经济效益;其中,烟叶烘烤是烟草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如此,秸秆作为农业有机废弃物,如果销毁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大量的污染;以秸秆作为燃料的烟叶烤房不仅避免了秸秆对环境的危害,而且减少了烟叶烘烤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成本;通常燃烧锅炉产生的高温烟气流经换热器传递热量、加热加热室内的空气,使之成为热空气,热空气被循环风机送到装烟室内加热烟叶、促进烟叶发生极其复杂的变化,最终使烟叶变黄和干燥;在换热器内做功后的烟气最后进入烟囱,被排到烤房外面;实际上,被排出的烟气仍然蕴含大量的热量,其温度通常超过120℃,在一些换热器导热系数下降、换热效率降低的情况下,烟气被排出时的温度可达200℃以上;目前密集烤房上没有采取余热利用措施,高温烟气都排放到大气之中,使得密集烤房的烟气余热均被白白浪费而未能得到利用,降低了烤房总热效率,所以单位干烟叶耗煤量较大,排放的烟气较多,烘烤成本较高,烟气热量利用不充分,导致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以秸秆为燃料的烟叶密集烤房,包括燃烧室、烤一级换热室、二级换热室、烤烟室,所述一级换热室设于燃烧室的上方,所述二级换热室设于燃烧室与烤烟室之间;所述燃烧室中设有燃烧炉,所述一级换热室中设有一级换热炉,所述二级换热室中设有二级换热炉;所述一级换热炉上设有烟气管道,并通过烟气管道分别与燃烧炉和二级换热炉连通,所述二级换热炉上设有废气管道,所述废气管道伸出二级换热室外;所述燃烧炉设有进料口,所述一级换热室与二级换热室相邻的侧壁上部设有第一进风口,下部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上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烤烟室与二级换热室相邻的侧壁上部设有第二出风口,下部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上设有第二风机;所述二次换热室的顶部设有第三进风口,所述烤烟室的侧壁上还设有除湿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设有第三风机,所述燃烧炉外罩设有壳体,所述第三风机上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壳体连通;所述燃烧炉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气孔,上部设有第二进气孔;所述壳体内空气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进气孔进入燃烧炉中;将燃烧炉内进行缺氧燃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三风机上设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伸入进料口中;防止燃烧炉内火焰外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二级换热室外部设有废气处理器,所述废气处理器与废气管道连通;将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保护环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烤烟室中设有湿度传感器。
一种以秸秆为燃料的烟叶烘烤方法,采用上述方案任一所述的烟叶密集烤房进行烘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利用两个炉子串联多次燃烧以及用流动空气作为隔热介质,可以大幅提高烤房热效率;湿空气由进气口进入烤房后分成两部分,分别被一级换热炉和二级换热炉加热后混合,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湿热的空气进入装烟室烘烤烟叶,装烟室和换热室内湿热空气循环流通;
2)通过设计的两级换热炉,解决了过去一级换热炉烟气热量利用不充分导致热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燃烧室、11、燃烧炉;111、第一进气孔;112、第二进气孔;12、进料口;13、第三风机;14、壳体;2、一级换热室;21、一级换热炉;22、烟气管道;23、第一进风口;24、第一出风口;25、第一风机;3、二级换热室;31、二级换热炉;32、废气管道;33、第三进风口;34、废气处理器;4、烤烟室;41、第二出风口;42、第二进风口;43、第二风机;44、除湿器;5、第一进气管;6、第二进气管;7、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如图1所示一种以秸秆为燃料的烟叶密集烤房,包括燃烧室1、一级换热室2、二级换热室3、烤烟室4,其中,所述一级换热室2设于燃烧室1的上方,所述二级换热室3设于燃烧室1与烤烟室4之间;
所述燃烧室1中设有燃烧炉11,一级换热室2中设有一级换热炉21,二级换热室3中设有二级换热炉31;一级换热炉21上设有烟气管道22,并通过烟气管道22分别与燃烧炉11和二级换热炉31连通,二级换热炉31上设有废气管道32,废气管道32伸出二级换热室3外;
所述燃烧炉11设有进料口12,所述燃烧室1的侧壁上设有第三风机13,所述燃烧炉11外罩设有封闭的壳体14,所述第三风机13上设有第一进气管5和第二进气管6,所述第一进气管5与壳体14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6伸入进料口12中;
燃烧炉11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气孔111,上部设有第二进气孔112;所述壳体14内空气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进气孔111、112进入燃烧炉11中;
所述一级换热室2与二级换热室3相邻的侧壁上部设有第一进风口23,下部设有第一出风口24,所述第一进风口23上设有第一风机25;
所述烤烟室4与二级换热室3相邻的侧壁上部设有第二出风口41,下部设有第二进风口42,所述第二进风口42上设有第二风机43;
所述二级换热室3外部设有废气处理器34,所述废气处理器34与废气管道32连通;所述二级换热室3的顶部设有第三进风口33;
所述烤烟室4中设有湿度传感器7,侧壁上还设有除湿器44;
炉外的湿空气由第三进气口进入烤房后分成两部分,分别被一级换热炉和二级换热炉加热后混合,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湿热的空气进入烤烟室烘烤烟叶,装烟室和换热室内湿热空气循环流通。
一种以秸秆为燃料的烟叶烘烤方法,采用上述的烟叶密集烤房进行烘烤。
该烟叶密集烤房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烤房工作时,首先打开第三进风口33,将烤房外部有湿度的空气通入二级换热室3,湿空气进入二级换热室3后一部分向二级换热室3下部流动,另一部分在第一风机25的作用下进入一级换热室2;一段时间后关闭第三进风口33;
从进料口12将秸秆投入燃烧炉11,开启第三风机13,空气通过第三风机13上设有的第一进气管5和第二进气管6分别进入燃烧炉11内和壳体14内;其中,第二进气管6伸入进料口12中,用于防止炉内火焰向外溢出造成热量损失;
第一进气管5中的空气进入壳体14中后,燃烧炉11和壳体14夹层之间的一小部分空气向壳体14底部流动,然后通过设于燃烧炉11底部的第一进气孔111进入燃烧炉内;此时,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让燃烧炉11底部进行缺氧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另外设置在燃烧炉11外的壳体14一方面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另一方面壳体14与燃烧炉11之间夹层的空气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会被燃烧炉11的热量加热,从而在从燃烧炉底部的第一进气孔111进入燃烧炉内时,可以防止燃烧炉内的温度大幅度降低;
第一进气管5中的空气进入壳体14中后,大部分空气均通过设置在燃烧炉11上部的第二进气孔112进入燃烧炉内,当燃烧炉11底部缺氧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及其他可燃气体在上升至燃烧炉11上部后与第二进气孔6进入的大量空气充分混合,进一步发生燃烧,由于反应时间不充分,会在后续的一级换热炉21和二级换热炉31内持续燃烧同时进行换热;这里设计的两级换热炉,一方面为了使缺氧燃烧产生的可燃气体在燃烧炉11、一级换热炉21和二级换热炉31内分级燃烧,延长反应时间,提高燃烧热值;另一方面是为了延长换热时间,使烟气热量更多的传递到外部空气中,便于利用热空气进行烟叶烤制;
燃烧炉11产生的烟气在经过一级换热炉21和二级换热炉31依次燃烧后,烟气经由废气管道32进入废气处理器34,处理后排出;
从第三进风口33进入的湿空气,一部分湿空气通过第一风机25引入一级换热室2中,经过空气混合被加热后,通过一级换热室2下部的第一出风口24进入二级换热室3中;另一部分湿空气,直接在二级换热室3内向下运动,并与二级换热室3的气体混合,二级换热室3中混合而成的湿热空气经由烤烟室4的第二风机43的作用下进入烤烟室4,对烟叶进行烤制,并由下往上空气流动,最后通过烤烟室4上部的第二出风口41进入二级换热室3中,如此,烤烟室4与二级换热室3的空气开始循环,持续对烟叶进行烤制;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打开第三进风口33并开启除湿器44,对烤房内空气进行除湿换气;这里开启除湿器44的时机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烟叶烘烤工艺中的操作技术要点为准,烟叶烘烤工艺有若干步骤,每个阶段的工艺要求不同,因此这里无法进行时间具体限定;这里以工艺步骤一为例,干球温度38度,湿球温度36度,装炕后立即烧大火,开启风机进行内循环,将温度在5个小时左右升到38度,下部烟叶稳温时间20至24小时,中上部稳温20至28小时之后适度排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