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在城市形象升级与建筑更新进程中,老旧广告牌、高空灯箱及闲置框架楼的拆除需求日益增多。广告牌与高空灯箱多安装于建筑外墙或高空支架,拆除需直面高空作业风险;框架楼作为未完工或待改造的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性与周边环境复杂性增加了拆除难度。规范开展三类拆除工作,需以 “高空安全、环境适配、合规高效” 为核心,结合不同拆除对象的技术特性制定方案,确保全流程安全可控、环保达标。
广告牌拆除需聚焦 “高空作业防护” 与 “构件分类回收”,化解悬挂风险。广告牌类型多样,包括墙面固定式、立柱支撑式、楼顶大型广告牌等,拆除前需先勘察安装方式(焊接、螺栓固定等)、构件材质(钢材、亚克力、喷绘布)及周边环境(下方人流、电线电缆),制定专项高空作业方案。拆除流程遵循 “先非承重后承重、先小型后大型” 原则:优先拆除喷绘布、亚克力面板等轻质部件,通过绳索吊装至地面分类回收,喷绘布若完好可二次利用,破损则作为可回收塑料处理;再拆除金属框架,对螺栓固定的框架,使用电动扳手逐一拆卸,避免强行切割导致构件坠落;焊接固定的框架,采用分段切割方式,每切割一段便通过起重机或卷扬机平稳吊运至地面,防止金属碎片掉落伤人。高空作业人员需全程系双钩安全带,佩戴安全帽与防滑鞋,作业平台或吊绳需定期检查承重性能,地面设置警戒区与安全观察员,实时提醒高空人员规避下方风险,确保拆除过程无坠落、无砸伤事故。
高空灯箱拆除需强化 “电气安全” 与 “精细拆解”,兼顾安全与资源价值。高空灯箱多包含金属外壳、照明电路、玻璃面板等部件,且常连接市政供电线路,拆除前需先切断电源,拆除配电箱内接线并做好绝缘处理,避免触电风险;同时清理灯箱内残留的灯管、镇流器,检查是否存在破损的荧光灯管(含汞),单独密封存放作为危废处置。拆解时优先拆除玻璃面板,使用吸盘工具平稳取下,避免玻璃碎裂;再拆除金属外壳,按材质分类(铝合金、碳钢)回收,外壳表面的广告贴纸通过加热剥离后,金属部件经除锈处理可熔炼再生;内部照明电路分离铜线与塑料绝缘层,铜线送至专业厂家回收,塑料层破碎造粒复用。针对安装于超高层建筑外墙的灯箱,需使用登高车或吊篮作业,作业前检查设备制动系统与防护栏,确保高空平台稳定;遇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立即停止作业,规避自然环境引发的安全隐患。
框架楼拆除需注重 “结构稳定性管控” 与 “分区推进”,平衡效率与安全。框架楼多为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主体,未安装墙体与屋面,结构稳定性较弱,拆除前需通过结构工程师检测,明确梁柱承重节点、薄弱区域,标记禁止拆除的承重构件,制定 “从上至下、分层拆除” 方案。拆除时优先拆除非承重的次梁、楼板,采用机械破碎与人工辅助结合的方式,混凝土楼板使用液压破碎机分段破碎,钢筋剥离后分类回收;主梁与立柱拆除需采用静态爆破或绳锯切割技术,通过膨胀剂或金刚石绳锯将构件切割为小块,再用起重机吊运至地面,避免整体坍塌。若框架楼位于城市核心区域,需设置全封闭围挡与防尘网,使用雾炮机、洒水车实时降尘,减少建筑垃圾粉尘对周边空气的影响;拆除产生的混凝土块经破碎筛分后,加工为再生骨料用于道路基层或建筑回填,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利用。拆除过程中需实时监测结构应力变化,使用全站仪或智能监测设备追踪梁柱位移,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确保拆除过程无结构失稳风险。
三类拆除工作均需严守 “安全、环保、合规” 三重底线。安全层面,施工团队需具备高空作业与建筑拆除专项资质,人员持有高空作业证、电工证等,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拆除现场配备急救箱、灭火器等应急设备,制定触电、坠落、坍塌等事故的应急预案。环保层面,建筑垃圾按 “可回收金属、可再生骨料、危废” 分类存放,危废(废灯管、废电缆皮)交由具备资质的企业处置,建立转移联单;拆除过程中噪声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夜间不开展高噪声作业,避免影响居民休息。合规层面,拆除前向住建、城管部门报备方案,获取施工许可;框架楼拆除还需取得土地产权方同意,拆除后及时清理场地,平整土地并移交后续建设单位,确保全流程符合城市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