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产生的手机报废板、废旧电子及 PCB 电路板数量庞大。这些电子废弃物中蕴含金、银、铜等贵金属,以及多种稀有金属,若能科学回收,不仅能缓解矿产资源短缺问题,还可减少电子垃圾对土壤、水源的污染。据测算,合理回收利用这些资源,每年可创造数百亿元的经济价值,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
回收流程包含多个精细环节。收集阶段,回收企业与手机制造商、运营商、维修机构及二手交易平台合作,搭建覆盖广泛的回收网络。回收后的物料首先进行预处理,利用自动化设备拆除手机报废板上的电池、摄像头等可二次利用的电子元件;废旧电子则通过分类筛选,分离出不同类型的可修复部件。对于 PCB 电路板,先采用加热台软化焊接材料,拆除板上剩余元件,再将电路板进行物理破碎,使其成为细小颗粒,随后通过磁选、电选分离铁、铜等金属,利用化学溶解法提取贵金属,非金属材料经处理后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或工业填料。
然而,回收行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技术层面,手机报废板集成度高,元件尺寸微小,拆解难度大且易损伤部件;PCB 电路板多层布线、结构复杂,化学处理产生的废液含有大量重金属与有机物,处理成本高昂。市场层面,行业缺乏统一规范,小作坊以低价争抢资源,采用焚烧、强酸浸泡等原始手段,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释放二噁英等剧毒物质,污染环境。此外,公众对电子废弃物回收认知不足,企业出于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考虑,对报废电子产品处理较为谨慎,进一步阻碍回收行业发展。
推动手机报废板、废旧电子及 PCB 电路板回收行业可持续发展,需多方协同。政府应完善法规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采用绿色环保技术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资金补贴;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开发自动化拆解设备与无污染的金属提取工艺,建立严格的数据安全销毁机制,消除企业顾虑。同时,通过媒体宣传、社区科普活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全民参与电子废弃物回收。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电子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助力电子产业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