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r-RD94PDDV3LMA雷达物位计厂商
液体测量的特殊应用方案
对于易结晶介质,传感器配备PTFE天线罩防止结垢,同时保持ε>1.4的介电常数要求。强腐蚀性液体测量采用全密封316L不锈钢外壳,耐98%浓硫酸腐蚀。某化工厂测量发烟硫酸(ε=110)时,通过调整回波阈值使信号强度稳定在-70dBm以上。最新导波雷达技术利用探杆引导电磁波,可穿透泡沫层检测真实液位。小型储罐(<3m)推荐使用5°窄波束天线,避免罐壁反射干扰。
《导波雷达液位计基本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波雷达液位计基本介绍.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曲其森 2014年11月9日,导波雷达液位计基本介绍,塔北项目部开发作业部,汇 报 提 纲,一、设备概述,规格型号:TRD33-IBFPSMAVB-L3600 技术参数: 电源:24VDC 输出信号:4-20mA 环境温度:-40-70 工作压力:0-4MPa 通讯接口:HART通讯协议 生产厂家:中环天仪股份有限公司,罗斯蒙特导波雷达液位计是一种智能型液位计,由于其设计合理且适应性强而被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企业。这种液位计有多种规格形式,主要分为导波杆式、缆绳式两种,一、设备概述,杆式和缆式的区别,汇 报 提 纲,二、结构及工作原理,导波杆长1000mm(即表头法兰距导波杆末端的距离),正压取
2、压口距离导波杆末端100mm,正压取压口距离负压取压口600mm,负压取压口距离表头法兰300mm,1、基本结构,二、结构及工作原理,2、工作原理,导波雷达液位计是依据时域反射原理(TDR)为基础的雷达液位计,雷达液位计的电磁脉冲以光速沿钢缆或探棒传播,当遇到被测介质表面时,雷达液位计的部分脉冲被反射形成回波并沿相同路径返回到脉冲发射装置,发射装置与被测介质表面的距离同脉冲在其间的传播时间成正比,经计算得出液位高度,二、结构及工作原理,2、工作原理,即电磁波由雷达液位变送器天线发射,通过导波体向下传递,到达被测介质表面反射后,再被变送器天线接收。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与到达物位的距离成正比,其关系如下: D=CT/2 式中: D天线到液位的距离; C电磁波传播速度; T电磁波运行时间。 因空罐的距离E已知,则液位L为:L=E-D,汇 报 提 纲,三、设备使用的优缺点,汇 报 提 纲,四、运行维护重点注意事项,检查灌顶雷达液位计的油位满高设定值与PLC程序中液位设定值是否一致; 要检查雷达液位计自身显示是否有问题,通过计算,如果核对油罐即时液位值所输出的即时电流值不准确,就说明雷达液位计本身是存在问题的,就要对其进行其他内部参数设定进行深层次的检查; 检查信号传输线是否有问题,汇 报 提 纲,五、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措施,汇报结束, 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导
雷达物位计有什么作用呢?雷达物位计的原理是什么?你想不想知道雷达物位计是怎么工作的呢?
我们把这个名字拆开,首先介绍雷达。雷达是什么?雷达安装在飞机或者轮船上面,不断的向外发射雷达波,当遇到人的肉眼看不到的障碍物的时候,但是雷达波可以碰到,并且同时返回来,回传到雷达中,雷达接受到返回的雷达波后,就知道前面有障碍物了。
把这个原理运用到测量仪器上,就产生了雷达物位计。通过波发射到返回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高度了。
雷达物位计如果细分,有专门测量液体的雷达水位计、雷达液位计,测量固体的雷达料位计等等,型号有6G、26G等,你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购买。
在香料生产的关键环节中,香精储罐的液位测量对于保障生产流程的稳定、产品质量的均一以及生产。雷达液位计作为一种的液位测量技术,凭借其的优势,在香精储罐液位测量领域展现出的性能。香精,作为赋予产品特定香气的关键成分,其生产过程涉及多种香料的混合与调配。香精通常具有高价值......
导波液位计的具体介绍
导波雷达液位计,它是化学工业中一种液位测量的仪表。导波雷达液位计依据的原理是依据时域反射原理(TDR)为基础的雷达液位计,它的的电磁脉冲是以光速沿钢缆或者探棒传播,当突然遇到被测
物体表面时,雷达液位计的部分脉冲被反射形成回波并沿相同路径返回到脉冲发射装置,发射装置与被测物体表面的距离和脉冲在其间的传播时间成正比,经计算得出液位高度。
其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导波雷达液位计对于安装的空间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注意介质的介电常数,并依据介电常数的大小选择适合的型号
导波雷达物位计的特点:
1.可以测量介电常数大于等于1.4的介质。
2.一般用于测量粘度≤500cst而且不容易产生粘附的介质。
3.杆式雷达大量程可以达到6米。
4.对蒸汽和泡沫有很强的抑制能力,测量不受影响。
5.对于介电常数比较小的液体物料可以采用双探杆式测量方式,以保障良好的准确测量精度。
它的测量范围说明:
1. 顶部盲区是指物料高料面与测量参考点之间的小距离。
2. 底部盲区是指缆绳部附近无法测量的一段距离。
3. 顶部盲区和底部盲区之间是有效测量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