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黑龙江佳木斯特产抚远哲罗鱼,哲罗鱼是黑龙江、乌苏里江特有冷水鱼种,也是“三花五罗”之一,五罗的头一罗,也叫哲罗鲑。这哲罗是冷水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黑龙江哲罗可没有新疆的大,大的也就体长一米多,五、六十斤重,长的圆滚滚的。
抚远地区渔业生产发展由来已久。据考古发掘证明,远在唐代以前,抚远地区就有渔业生产,其开创者当为乌苏里江流域的赫1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先世。时至今日,依托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优势,渔业仍是抚远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水系,共计268公里,特别是我县境内拥有大量湖泡,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哲罗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产哲罗鱼2吨左右。
哲罗鱼生长迅速,一般个体重3公斤左右,大者可达50公斤以上。性成熟需5龄,体长达40-50厘米。肉味鲜美、细嫩,为富有营养的鱼类,也是高寒地区的特产,在产区内为珍贵的食品。肉质肥而细腻,清香可口。该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大量蛋白和卵磷脂,粗蛋白含量高于2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80%,尤其是DHA和EPA的含量是普通鱼类的数十倍,具有增精髓,补体虚之功效。
松花江
黑龙江沿江一带渔民有“细鳞、哲罗,七上八下”的谚语,这是指细鳞鱼和哲罗鱼的洄游规律。哲罗、同罗、雅罗、法罗、胡罗被誉为 “五罗”, 为渔民招待上宾之稀有鱼类。 看着可爱,可却是水中霸王,对于小鱼来说,吃你没商量。哲罗和大马哈都是鲑鱼,是亲戚。哲罗在冷水中生长,又以活物为食,因此肉质格外细腻。黑龙江人拿它做馅包饺子,极清鲜。用哲罗做烩鱼片、烧鱼块,汆丸子,也不错。
抚远县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处于东经133°40′—135°5′20 、北纬47°25′30 —48°27′40 之间,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268公里在我县境内,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哲罗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产哲罗鱼2吨左右。
抚远名列江鱼榜首的“三花五罗”寻根有据,不存争议。即:鳌花、编花、鲫花;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每种鱼名都是两个字,尾字的“花”和“罗”又各自同音同义,称得上简明扼要、整齐划一。
三花五罗”的排列组合并非自然天成,例如:鲫花,俗称花吉勾,用俗名就登不上“三花”之榜;法罗学名叫三角筋,用学名就进不了“五罗”之列,足见创建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十八子”吃今尚未有统一确切的说法,凡是尾字带“子”的鱼都有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其名如下:船丁子、柳根子、葫芦子、麦穗子、白漂子、泥了够子、黄姑子、红眼瞪子、细鳞子、翘嘴岛子、七粒浮子、鲤拐子、草根棒子、青根棒子、黑鱼棒子、链子、鲫瓜子、鱼球子、嘎牙子、牛尾巴子、斑鳕子子、红尾巴梢子、花里羔子、山鲤子、七星子、刁子、沙姑鲈子、紫泥肚子、扁担钩子、沙丘子等(注:因网上提供的相关数据出入较大,同一种鱼会出现不同的中文学名,难以核对。
余下的“七十二杂鱼”就显得门庭冷落了,网上有据可查的有:鲤鱼、狗鱼、刺鱼、大马哈、重唇鱼、山途鱼、兔子鱼、板黄鱼、马口鱼、花老婆鱼、怀头、胖头、鳃条、雅里红、黄瓜香(笔者在松花江钓过和见过的江鱼品种还有:沙葫芦[棒花鱼]、花里棒[花斑副沙、大眼鱼、趴地虎、江兔、还有不知名字的鱼等,请参看文后附图)…….把名声显赫的鱼归为杂鱼类,似乎有悖常理,但细想想也有其道理,不是有“鱼龙混杂”之说吗?这句成语对“七十二杂鱼”倒是很贴切的诠释。在人们的习惯意识里,往往先者为尊,上者为贵。
回到前面的话题:江鱼榜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缺员呢?个人认为:一是,有些鱼出水量原本就不多,人们不常见到,只有少数的渔民和人员能叫出名字;二是,一些稀少鱼种是由业内人士划分命名的,相关资料封存在知识档案馆里,没有面世;三是,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抚远乌苏里江里有些鱼类已经消亡,鱼品种逐年递减,即便有心求实,也无从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