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8 15:23
更有少数人通过利用赝品举办博物馆或者向社会捐赠,妄称其具有巨额价值,以此牟取土地、资金及政策优惠等不当利益。? 另有一些人虽没有收藏,但往往以鉴定专家、学者、文化名流等面目出现,为社会收藏进行鉴定,其中包括一些曾经是国有文博单位及高校的退休或离职人员,他们有的并不懂文物鉴定,或者具备一定的鉴定知识,却为了个人利益,真假混淆,丧失职业道德。过去我们学会中也有个别成员参与其中,学会已经对其进行了清理,但至今还有人打着学会和专家的幌子在社会上行骗,对他们要提高警惕。今后学会将进一步规范制度,加强自律。?
上述现象已经严重误导公众的收藏理念,破坏了社会文物收藏气氛和正常秩序,给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公众文化生活带来极大危害;经济上坑害群众,破坏社会安定,损害国家形象。这种乱象丛生的情况已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再也不能任其继续下去了。? 我们建议政府部门介入监管,组织文物、公安、司法、教育、工商、广电等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多管齐下,依法进行治理,还收藏界一片碧水蓝天。我们学会有人才和专业优势,将积极配合政府的治理工作,向广大收藏爱好者发出正确的信息,帮助他们走出误区。?
三问:古陶瓷鉴定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鉴定古代陶瓷器,首先要了解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史,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窑口产品的特点要基本掌握。这些特点包括器物的造型、胎釉、制作手法、纹饰和装烧工艺等;其次,要了解不同产品的生产和流传,如唐代的白瓷和青瓷就有不同的传播区域;越窑“秘色瓷”是当时青瓷中采用特殊工艺的精品,生产数量有限,主要用于供御等。又如宋代的汝窑和官窑,不但生产时间短暂,而且规模不大,也供御用,基本不随葬,其完整器的传世就非常罕见了。再如明清景德镇御窑厂是专门为皇家生产瓷器而设立的,其生产品种和数量完全听从于宫廷,合格产品解送京城,不合格产品就地打碎、掩埋。一些特殊产品的生产就更加有限了,如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朝的珐琅彩瓷器就是皇帝命内务府造办处按照具体的要求(包括器形、纹饰及数量)用景德镇特制的瓷器、由造办处珐琅作绘彩并彩烧,每次制作数量往往只有几件,绝不会成批生产。这些在清宫造办处档案中都有详细记载,可以查阅。?
四问:古陶瓷鉴定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答:当前的古陶瓷鉴定,主要有两种方法:? 其一为传统的鉴定方法。即由有鉴定能力的专家目鉴。主要的工作方法是:看陶瓷造型、胎釉、纹饰及工艺的时代特征。有时候还可通过叩击,以辨别瓷器的烧成温度以及判断是否有暗伤或修补。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古代陶瓷的窑口及品种众多,积累丰富的鉴定经验需要时间和实践。与此同时,现代造假手段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不但要识古还要识今,更增加了难度。但只要找对方法、刻苦努力、循序渐进,总是会有进步的。?邱季端收藏直径接近2米巨型“宣德”大盘?邱季端存放巨量藏品的大库房?其二为科技手段检测。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国内已有科研机构具备“古陶瓷热释光年代测定”、“古陶瓷胎釉成分x衍射无损分析”等方法,并已通过国家课题验收,可以作为古陶瓷鉴定的辅助手段。目前社会上某些科技检测机构,其检测手段尚不成熟,检测准确率不高,因此其结果不可轻信。邱季端收藏的“宋代”官窑?
五问:对于目前私人博物馆的藏品和私人向国有文物收藏机构捐赠藏品的鉴定有什么建议?
?答:私人收藏文物,作为个人爱好仅供自己欣赏,哪怕其中有现代作品,也可以作为艺术品看待。一旦成立博物馆,将私人收藏公之于众,或者将个人收藏捐赠给博物馆及其他公立机构,那么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需要对这些藏品进行鉴定,确定其真实的时代和产地,还要对其来源进行调查。这项工作也不宜由收藏者自行组织进行,而要由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并出具正式的鉴定报告。私人博物馆的藏品一旦经过正式鉴定,就成为博物馆的注册藏品,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收藏者就不能随意处置,如要改变其权属,要经过一定的批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