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8 14:56
艺术品的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修复为辅的原则。艺术品的原作都是非常宝贵的人类财富,这些原作具有摹本无法代替的独特性,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收藏家在收藏艺术品的时候一定要鉴别真伪的缘故。一般而言,原作只有一件,这种稀少性和独创性使得它的价值更加提升。然而对于摹本来说,一方面是它的数量相对来说可能会多一些,另一方面是它很难达到原作的水平和高度。所以,摹本的价值一般不如原作高。但事实上很多原作已经很难看到了,就像我们熟知的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古希腊雕塑《断臂的维纳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等。而幸好还有摹本,并且这些摹本的水平也很高。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一定要以保护艺术品为主,尽量减少原作的毁损,如果毁损了再修复,即使修复的水平再高,那也不是原作了。因为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一个作品,还包括创作艺术的过程这一“事件”。艺术家创作一个作品与文物保护工作者修复一个作品,毕竟还不是一回事。当然,修复的工作也是值得肯定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些艺术品不可避免或偶然毁损了,就只能借助于修复技术才能再次恢复原貌,所以,艺术品的修复技术也在不断被人们重视,而且发展得相当迅速。比如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部门在传承传统修复技法的同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保护修复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如今,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部门发展得欣欣向荣,为国家文物修复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艺术品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艺术品更长久、完整地保存于世,其意义非凡。从大处看,艺术品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不仅可以凸显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而且也将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从小处看,艺术品的保护和修复可以让我们当代人看到历史上各种各样的艺术品,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生活更加美好。在艺术品的保护修复工作中,我们也应该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既传承发展传统的保护修复技艺,又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同时,还要坚持保护为主、修复为辅,尽可能少地对艺术品进行变动,使艺术品得以完整面貌、原汁原味地保存于世。
修复步骤
1、先将所有的碎片与器物的关系用纸头描好,再剪下拼接成图,看各碎片之间的关系做好记号。
2、再找出碎片接口哪有斜面,必须属于先粘接的第一块。
3、有些部位异物沉积而产生黑斑线,需特别清洗。可用双氧水或者“84消毒液”先将主器物上的裂纹缺口清净。尽可能地将缝里的色差减弱,这样粘接后的吻合面就没有痕迹。
?
4、再对碎片处用棉花条吸双氧水或者“84消毒液”敷在黑斑线上,将黑色物质“钓”出来,一般半小时即可。如遇黑色深沉,多换上几次棉花条,反复进行清洗,直至黑色彻底洗尽为止。注意每块残片及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要用双氧水清洗擦净。
?5、粘接前,要等待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干燥了,再用适合于陶瓷器的环氧树脂或者502胶粘接。瓷片间的结合处尽量少涂胶,以防空隙过大,合拢时走形错位。
6、如果遇上有缺口需补缺的。可用瓷粉、石膏粉或者家用祛污粉等矿物长石材料研磨出的石粉,加白色环氧树脂拌合成软泥片。再按缺口的图形压制缺片供补缺用。或者用牛角刮刀随型补缺。固化后的多余坚硬部分,用软轴雕刻机轻松自如地就能将其修补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