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2 16:17
小小的房间,传出凄美的小提琴古典乐曲。门内亮着一盏惨黄的夜灯,你就坐在一座陶瓷旋转器前,未制成的陶瓷慢慢的旋转着,你双手温柔的轻抚着。
你很期待那美满,在想,完成这之后,就可以把陶瓷风干,仔细地抛光,仔细地上色了。满面泥巴的你,偶尔用手擦拭一下眼角的汗水。你时而加入湿润的黏土,与未制成品磨擦着,却愈来愈深厚。
你看着陶瓷慢慢的旋转着,看得入神,不知不觉间,让加入的黏土变干变硬了,慢慢的削切着那心机。每转一圈,便被削一次。这么强烈的阻力,难度你就丝毫感觉不到?每转十圈,便被削十次。终于,心机被削得伤痕累累,一瞬间倒塌,已经不成形了。你还是毫不感觉到吗?
背景的小提琴音乐,拉着恰到好处的高音,凄美而感人。
反正结果都是一样,来吧,就让我来把旋转器开到最高速。
现在连心机都枯干,变冷,变硬了,高速旋转着,更强的阻力,擦出尖锐的声音,比小提琴的高音更尖锐,破音了,凄美的乐曲破音了。难道你还是听不见?
你本来还想把陶瓷风干,仔细地抛光,仔细地上色了,最后把美满的制成品,放在床头。
所有心血,碎成败瓦。
艺术品的保护和修复既要传承中国传统技艺,又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技术方法。毫无疑问,艺术品的保护修护工作不是现在才有的,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自己传统的保护修复艺术品的技术方法。这些传统的技术方法往往需要经过刻苦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够掌握,而且这些技法多是通过经验探索出来的。除此之外,这些传统修复技法有自己独特的修复工具和材料等等。而现代对文物艺术品的保护修复技术已经取得非常大的进步,这也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化学、物理等实验和技术手段可以让艺术品的保护和修复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比如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女士就首次提出了“故宫文物医院”的理念并付诸实践。宋老师认为,文物破损就像人生病了一样,人生病了就要看病,那么文物破损了也要“看病”。故宫文物医院给文物看病的方法有两种:中医和西医。“中医”就是中国传统修复文物的方法,主要靠一些老师傅教给学徒。“西医”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文物进行修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文物保护和修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艺术品的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修复为辅的原则。艺术品的原作都是非常宝贵的人类财富,这些原作具有摹本无法代替的独特性,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收藏家在收藏艺术品的时候一定要鉴别真伪的缘故。一般而言,原作只有一件,这种稀少性和独创性使得它的价值更加提升。然而对于摹本来说,一方面是它的数量相对来说可能会多一些,另一方面是它很难达到原作的水平和高度。所以,摹本的价值一般不如原作高。但事实上很多原作已经很难看到了,就像我们熟知的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古希腊雕塑《断臂的维纳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等。而幸好还有摹本,并且这些摹本的水平也很高。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一定要以保护艺术品为主,尽量减少原作的毁损,如果毁损了再修复,即使修复的水平再高,那也不是原作了。因为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一个作品,还包括创作艺术的过程这一“事件”。艺术家创作一个作品与文物保护工作者修复一个作品,毕竟还不是一回事。当然,修复的工作也是值得肯定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些艺术品不可避免或偶然毁损了,就只能借助于修复技术才能再次恢复原貌,所以,艺术品的修复技术也在不断被人们重视,而且发展得相当迅速。比如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部门在传承传统修复技法的同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保护修复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