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8 16:36
在很多国内的手办介绍资料中我们经常看到手办不量产、入手很难之类的说法,但其实不然。盛行的完成品人形开始盛行之前,人形厂商主要生产的都是手办这种未完成品模件,但完成品开始盛
行以后,手办开始慢慢没落,以至于像寿屋之类原来会生产手办的厂商都完全转移至完成品的生产。到如今会生产手办的厂商已经是少之又少,以至于主要的手办创作与销售变成了同人GK团体在个人的BLOG上或者手办会展上的销售。但是由于手办的材质不便运输和销售市场的问题,国内很少卖家会入手办货品,所以对于国内玩家,日本原版的手办还是十分不容易购买的。
翻译争议编辑
手办经常被用作フィギュア的中文翻译,但其实关于フィギュア的翻译一直争持不下。フィギュア一词是英文词Figures的日文音译词,该英文词原意就是人偶、雕像的意思,但用于现代的人物模型,很少人愿意使用人偶、雕像此类翻译。而像人物模型这种翻译也由于过于长使少人采用,但为了避免争议不少杂志或网站会使用。
フィギュア在中国大陆经常被翻译为“手办”,但由于手办的原意只是フィギュア的其中一种(请见人形的主要分类),此翻译一直备受争议。而在香港地区则直接称呼其英文FIGURE,中文翻译也常用“人形”的翻译。在整个大中华地区都无法对中文翻译达到一个广泛的共识。
但根据日本维基百科“フィギュア”词条指出,フィギュア一词在模型圈中就是人形的意思,一开始只是用于铁道模型或者军事模型附属的人物模型,这种说法只是由于部件或板件的说法。但后来フィギュア称呼的潮流延伸食玩中的人物模型,后来延伸到所有特指人物的迷你模型,也可能指汽车、建筑物、视频、植物、昆虫、古生物或空想事物的模型。由此可见人形的翻译更为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