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3 11:37
用木榫无法完全吻合好两块红砂岩,修复工作必须使用粘合剂。那么古人使用的粘合剂是什么成分呢?是否是修筑城墙时常常使用的糯米石灰浆?
杨盛表示,工作人员搜集了断面上残存的粘合剂,对成分进行了检测,发现是大漆,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土漆。成语“如胶似漆”的漆,就是大漆,这是一种从漆树皮部采割出的天然涂料,原本多用于家具制作,因为具有较强的粘性,被聪明的古代工匠用于修复佛像。
现代文物修复,对不同材质会使用不同配方化学制剂,性能上比起大漆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木榫加大漆的做法还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而这次发现也可视为现代文物工作者和古代工匠的隔空对话。
3D虚拟修复缺失处可以“补”完整
为了让佛像有更完美的展览和呈现方式,在进入博物馆之前,文保人员还会对这批佛像进行一次3D扫描,将其数据上传到电脑,使用专业软件进行虚拟修复。通过3D扫描技术将残缺文物的相应部分分别进行三维扫描,然后虚拟拼接在一起,并依据相关历史资料对损毁部分进行虚拟修复,从而重现文物的历史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