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钢管扣件加粗加固
  钢铁扣件的分类与结构特点
  钢铁扣件主要分为脚手架扣件(直角/旋转/对接)、管道扣件(U型/卡箍)和建筑模板扣件三大类。脚手架直角扣件由上下扣体、螺栓和螺母组成,单个承重标准达6kN。旋转扣件允许15°角度调节,常用于异形脚手架搭建。最新研发的铸造扣件采用QT450-10球墨铸铁,抗拉强度比传统KT330-08提高35%。某品牌扣件通过改进T型螺栓防滑设计,使紧固扭矩损失率从20%降至8%。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标准对扣件尺寸有差异,如国标GB15831与美标ANSI A10.8的螺栓直径存在0.5mm公差。
  建筑施工脚手架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作业脚手架的宽度不应小于0.8m,也不宜大于1.2m。作业层高度不应小于1.7m,也不宜大于2.0m。作业脚手架按设计和构造要求设置连墙件,应符合下列要求:连墙件采用可承受压力和拉力的构造,并应与建筑结构和架体连接牢固;连墙点应均匀分布,当架体搭设高度在40m及以下时,每点覆盖面积不得大于36;当架体搭设高度超过40m时,每点覆盖面积不得大于27;连墙点竖向间距不得超过3步,连墙点架体的悬臂高度不应超过2步;在架体的转角处或开口型作业脚手架端部,增设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且不应大于4.0m建筑施工脚手架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在作业脚手架的外侧立面上应按规定设置剪刀撑或斜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在转角处、端部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全外侧立面上应连续设置。作业脚手架底层立杆上应设置纵
  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收后,并确认使用时,方可拆除。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拆除脚手架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脚手架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先装先拆、后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作业的要求进行。脚手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顺序进行,拆除连墙件。在拆除过程中,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2步,当超过2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韶关钢管扣件加粗加固
  模板支撑构造的设计,宜让立杆直接传递载荷。当载荷作用于门架横杆时,门架的承载能力应乘以折减系数,当载荷对称作用于立杆与加强杆范围时,应取0.90。当载荷对称作用在加强杆顶部时,应取0.70。当载荷集中作用于横杆中间时,应取0.30模板支撑在安装前应在楼面或地面弹出门架的纵横方向位置线并进行抄平。门架、调节架及可调托座应根据支撑高度设置,支撑架底部可采用固定底座及木楔调整标高。用于梁模板支撑的门架,可采用平行或垂直于梁轴线的布置方式。垂直于梁轴线布置时,门架两侧应设置交叉支撑。平行于梁轴线设置时,两门架应采用交叉支撑或梁底模小楞连接牢固。门架用于楼板模板支撑时,门架间距与门架跨距应由计算和构造要求规定,水平加固杆应在周边顶层,底层及中间每5列、5排通长连续设置,并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楼板模板支撑较高时(大于10m),门架设置剪刀撑应在外侧周边和内部每隔15m间距连续设置到顶,剪刀撑宽度不应大于4个跨距或间距,斜杆与地面倾角宜为45°~60°。
  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满堂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及高度在20m以上的满堂支撑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应符合本规范相关规定;防护措施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应无超载使用。脚手架相关知识按否可移动:分为移动和固定两种;按材料:分为木质、钢质和铝制;按塔接形式和使用用途:模板支架-用于支撑模板,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单排脚手架-简称单排架,即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一种脚手架双排脚手架-简称双排架,即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装修脚手架-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结构脚手架-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悬挑脚手架-应用于设备安装或检修悬挑作业脚手架相关知识按施工性质:分为建筑脚手架和安装脚手架按遮挡大小:敞开式: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没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