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藏古论今
《藏古论今》是河南电视台文物宝库频道播出的一档大型收藏荐宝类电视栏目,每个礼拜在公共频道播出,时长20分钟。通过民间广泛征集藏品,权威专家现场为藏家进行真伪鉴定和评估,广泛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普及鉴定方法,秉承“学术性、知识性、权威性”的指导原则,帮助广大古玩收藏爱好者树立正确的收藏价值观,科学理性地进行地买入、卖出,努力构建“专家、藏家互动平台”,共同打造古玩艺术品鉴定、投资界翘楚。节目开播以来,在国内古玩收藏界引起广泛关注,受到广大专家和藏友们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地 址 :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商务外环九如路中科大厦21楼 (中原银行上面)
几千年来,尽管朝代不断更替,白银作为一种货币和一种交换的手段,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价值和功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钱币收藏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钱币收藏爱好者遍及全国城乡,流散民间的珍稀历史钱币不断被发现,其中不乏精品银币的出现。银元起源于 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银元是舶来品,它初入中国,大约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则在清乾隆年间以后,市面上有像三帆银币、竹子银币、甘肃造袁大头等一些发行较少的银元。自20世纪起,人们就有意去收藏钱币,了解背后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还有它巨大的经济价值。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中华民国国币条例》,整顿统一币制,规定民国三年袁头像银币一元为本位币。重七钱二分,成色银九铜一(后改为89%),统一流通。由天津造币厂开铸,后南京 、广东 、武昌 、甘肃造币分厂陆续开铸。文中此枚“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直径:3.9cm 重量:约26.9g。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六字,其中,“年”字后没有“造”字,“民”字中有一“点”。背面两条嘉禾,左右交互,下系结带,中铸“壹圆”二字。整幣設計古樸素雅,簡潔大方,經漫長歲月流傳至今,帶著歷史的痕跡,更添美感。其形制規整,圖案清晰,質地優良,幣面清秀俊朗,銘文字體深峻,是壹枚不錯的錢幣珍品,值得收藏。
“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职,后又成为正式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发展民族经济,也为“制宪”和“称帝”作准备,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袁大头”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目前民间留存的“袁大头”数量已经不算太多,而且银属于贵金属,收藏风险较小,非常适合投资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