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钱币上铸有各种图案或标记,如开元通宝上铸有星、月、太阳、星月、双月、莲纹等等。有一种开元钱,在穿孔的上面有一仰月如,也有作俯月的如。此月文来源,有人说是在向皇帝进呈钱模腊样时,被皇后掐了一指甲印,铸钱时不敢改动,就遗留在钱背上。更有人说这"月文"是杨贵妃的指甲痕,金朝人曾写过"金钗坠后无因见,藏得开元一捻痕"的诗句。另一些专家认为,这是受到西域钱币上铸星月图案的影响,是钱币的一种图案或标记。
近几年大观元宝同类藏品成交记录(Artron数据):
开元通宝---估价115.00到115.00万---成交价:HKD115.00万---拍卖日期:2021年6月29日
崇宁重宝崇宁通宝一组---估价647.00到647.00万---成交价:HKD748.00万---拍卖日期:2021年1月21日
嘉庆通宝母钱---估价180.00到180.00万---成交价:HKD18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9月29日
天授通宝金币---估价211.00到422.00万---成交价:HKD313.60万---拍卖日期:2020年6月23日
道光通宝 光绪通宝 (一组)---估价98.13到98.13万---成交价:HKD110.27万---拍卖日期:2019年8月20日
周元通宝背“一”---估价125.00到125.00万---成交价:HKD194.40万---拍卖日期:2019年5月20日
淳祐通宝---估价393.00到393.00万---成交价:NTD4025.00万---拍卖日期:2018年6月14日
2021年大观元宝快速拍卖近况,钱背造像的解说向来多有纷纭。坐像多认系观音,立像则有善财童子及韦驮等说。五台山自东汉建大孚灵鹫寺,唐宋时已是公认的文殊菩萨道场,故观音之说实不可取。韦驮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二天,世称韦驮菩萨,中国寺院中常置于天王大殿弥勒像后,面对释迦牟尼佛像,形象为披甲胄拄金钢杵(或合掌横金刚杵于双臂上),立像与此显然有异。立像肩上带状物实为帔帛而非如意,这在精铸版金银钱上得到了证实,其细节十分清晰,分别自左右腋下延展至肩上,故"如意"之说于此已可彻底否定。帔帛是宋以前妇女的常用服饰,作用大抵类似于披肩或围巾,至晚汉代已见流行,因为刘熙《释名》一书中已讲到:"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帔帛在宋以后已基本退出实用,然而在仕女造像中,一直到明清仍是常用的经典服式,其造型在唐代较短,五代时加长成为一条飘带萦绕于肩臂之上而两端垂于身侧。魏晋以降,菩萨的服饰常见有帔帛。立像背后的焰状身光,表明其身分当为高级有名号的菩萨,因为低级的菩萨、罗汉、诸天都只能有圆形的项光而不可有身光。佛教造像对"光"的等级区分是很严格的,并且原则上是可以降级使用而不能拔高,所以,据此即可判定精铸版的立像等级必为菩萨,坐像当为坐佛。其实钱背整体可视作一个具体而微的简化佛龛,因中有穿孔而无法安排好起码的一铺三尊,只得进一步简化为坐立二像:坐佛居左,其结跏趺坐的方式是吉祥坐,印相为法界定印,当为尊崇之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释迦牟尼的法身;右侧立像当为右胁侍普贤菩萨,不过若按显教的构图方式则为文殊。因此,似乎也不须太过执著于立像的菩萨名号。
本公司有着数年对大观元宝的运作经验,对大观元宝藏品出手、交易、初步估价有着丰富经验,从业经历渊远,从业经验丰富,为你的藏品提供终身交易服务。(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