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中说:宋朝有五大名窑,“官汝哥定,器皆单色,而钧窑则众色参互,五彩缤纷”,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实为五大名瓷之首。钧瓷造型端庄,古朴典雅;胎质细腻,坚实致密;扣之其声,圆润悦耳,清脆动听;釉色莹润,色彩缤纷,有的还窑变成自然美景,宛如仙山玉阁,月夜星辰更有的如彩虹闪现,焰火怒放,可谓奇珍异宝,盖世绝品。
“钧瓷是我国的瑰宝,在中国漫长的对外文化交往中,钧瓷充当了名片,成为了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文明的艺术明珠,元代钧窑器更是汉族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之一。
元代钧窑瓷器的工艺特色,元代钧窑器是汉族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之一。元钧的胎不如宋代细润,特征是胎质较粗松,呈色白、灰白、黄、红、黑。积釉肥厚,浑浊失透,多棕眼,釉泡,光泽较差。施釉不到底,圈宽厚外撇,内外无釉,内胎面常留有尖状痕迹。那么元代钧窑瓷器的工艺特色是什么呢?
上海赋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钧窑瓷器市场分析估价:
钧窑窑变釉大花盆--------------价格:RMB3,760,000----日期:2017-03-16
钧窑窑变釉大花盆--------------价格:RMB1,450,000----日期:2018-01-02
钧窑天蓝釉胆瓶----------------价格:RMB1,950,000----日期:2017-05-14
钧窑瓶500件----------------价格:RMB2,380,000----日期:2018-02-23
/明初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价格:RMB3,820,000----日期:2017-01-03
元代钧窑器多施以天蓝、灰青、月白色釉,并涂抹含铜釉,经高温还原后呈现红、蓝、紫色的斑块。由于钧窑釉质肥厚失透,刻、划、印花不易显露,所以除了饰以彩色斑块外,也常采用堆贴花为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民族艺术精品的集中体现。和宋、金不同的是,元钧瓷的胎体更厚,更粗糙、疏松,有砂砾及砂眼,胎体颜色深灰或土黄。
胎釉结合不如宋钧紧密,釉面略粗,有大气泡和棕眼。瓷器的颜色一般是月白色或蓝灰色,个别器物上有紫红色彩斑,是人工有意涂抹而不是釉中所含铜元素在高温中的自然晕散。釉厚,自然垂流多不到底,底无釉,露深黄色或浅褐色胎。元钧瓷一般光素无纹,炉、罐、瓶等立器有的模印贴花或堆塑纹饰,纹饰模糊不清。
近几年钧窑瓷器市场行情价格:
钧窑天蓝釉胆瓶----------------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7-12-21
钧窑瓶两百件------------------价格:RMB3,250,000----日期:2018-03-28
钧窑窑变釉大花盆--------------价格:RMB2,630,000----日期:2017-04-27
/明初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价格:RMB2,480,000----日期:2017-12-27
钧窑瓶500件----------------价格:RMB2,540,000----日期:2017-09-20
此钧瓷小罐,高:12.3cm口径:2.1cm,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由于它端庄文雅的造型;绚丽万变的釉色;奇异奥秘的纹路;窑变神奇的釉画;使其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成了人们珍贵的观赏品和收藏品。也形成了钧瓷本身以造型、釉色、纹路、釉画为四大特征的珍奇瓷种。釉色莹润,色彩缤纷。宋代首次烧出紫红色窑变铜红釉的钧瓷,改变了三千多年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传统方法,这是中国制瓷工艺史上的一个创举。这种神奇的窑变釉,突破了陶瓷史上单色釉的格调,创造出了青如蓝天,晶莹润泽,月白如玉,红如海棠,紫若玫瑰,蓝红相映如光润的玛瑙,凝厚深沉,含蓄耐看的艺术效果。
这样的釉面结构,对各种光波选择性的吸收和选择性的反射,使釉层含蓄光莹犹如宝石,釉层里的气泡对光线的干扰折射,使钧釉在不同的角度光照下有变化莫测的效果,更增加钧瓷的神秘感。
古今钧瓷鉴赏家和陶瓷专家把钧瓷这种像玛瑙或雨花石一般美丽的天青半乳浊状态叫乳光状态;把钧瓷的乳浊度和色彩发生复杂变化交错掩映,从而使釉色绚丽多彩的奇妙现象叫“窑变”。
产生窑变色彩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是:钧瓷胎釉的独特配方、钧窑的特殊构造、复杂而独特的烧造工艺。使其釉色变化神奇摸测,自古就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变,釉彩无穷”和“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词和诗来形容钧瓷窑变色彩的奇特和美妙。钧瓷的颜色名称出自鉴赏家、收藏家及客商之口,并非专家定名,更无史书记载,只是习惯用语或行话,钧瓷的这些窑变色彩虽不能包罗万象,但也把钧瓷釉色变化有了形象名称,由此也可看出窑变万彩之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