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明崇祯青花瓷上门收购价格如何

时间:2018-04-13 11:28

  从明宣德之前的青色浓艳(苏麻沥青),到明嘉靖、万历时的青如蓝紫(回青),再至明天启、崇祯、清康熙之清朗秀丽的翠毛蓝(浙青),青花瓷的婀娜备受众人喜欢。上海匡时公司推广部葛士恒先容,青花料在明成化之后因入口钴料用竭,改用浙青,虽然蓝中泛灰的颜色不如苏麻沥青的美艳,然而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的翠蓝色充实展现了国产青花料的优势,沉静优美之色恰与东方婉约蕴藉的审美相符。

  崇祯的青花瓷相比嘉靖、万历砂土更白润,形制更秀雅。在明末内忧外祸,国力渐衰的国情下,她是怎样生长出独具威风凛凛威风凛凛的翠蓝青花瓷器呢?

  葛士恒先容,崇祯年间的民窑起了不行消逝的作用。

  可以说,明末的青花瓷贴切地体现出民间制瓷的高明水平。明朝榨取民间烧造彩瓷,而不禁民间烧制青花瓷,在官窑停烧的情形下,纵然宫中用瓷也以“官搭民窑”的方式制作,由此民窑获得很大的生长。此外,民间郁勃祭祀丧葬婚娶,瓷器的需求量很大,这也促使了崇祯年间民窑的生长。

  “明末民窑突破了向来官窑器图案规格化的约束,图案纹饰多样化,种种人物故事、巨细动物、玄门神话等所有入画,威风凛凛威风凛凛写意,画法潇洒自若,令人眼前一亮。瓷土中加大高岭土的比例,一改嘉靖、万历的粗笨粗拙胎体,白润致密的瓷土更显晶莹透亮,秀丽的翠毛蓝由此降生,凝聚了古代民间艺人的智慧,为清代瓷器开启优异的起源。”葛士恒说。

  2010年12月5日,香港著名珍藏家徐展堂“在望山庄”旧藏的“天启年米石隐制”款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在上海保利被拍卖,600万至800万元的估价,对一件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而言,堪称高价。令人更意外的是,花觚拍到了1232万元,缔造了明清景德镇民窑瓷器交易的高价格。

  在这次拍卖的图录中,黄清华对花觚有着详细的考证。他以为这件高32厘米的花觚造型系“摹仿殷商青铜四方觚”,明万历王世懋《窥天外乘》所记,这种器型在其时“实是寥若晨星”,“堪称花道佳器”。黄清华推断此花觚应是其时的书法家米万钟为建于万历四十年至四十三年间的“勺园”(位于今上海大学校园内)订烧之物,“订造时间应在天启四年与五年之间”。

  “现在果真资料之中,除本品之外,署写米氏相关名目的瓷器共有三件。件为上海故宫博物院典藏的青花花觚,尺寸和署款与本品一致,纹饰相近,原为清宫旧藏。……第二件和第三件均为造型、尺寸、纹饰相同的青花折枝花卉纹撇口碗,划分为美国观鹭园私人珍藏和上海李氏所属。

  碗类署款为‘天启年勺园制’”。他从2006年春在景德镇十八桥窑址发现的“天启年勺园制”款白瓷残片推论:“十八桥窑址是烧造米氏订造瓷的作坊窑场所在地”。同时以为,“以本品为代表的米氏订造青花瓷是明末高等民窑瓷器大生长之前奏,为明末文人意趣与陶瓷艺术融合之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