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10 16:15
1:中国近代钱币币值问题
近代银币常见的是“库平7钱2分”,旧制中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
而旧制中一斤大概在595克左右(1992年才推出的计量改革将1斤定为500克),所以
1钱=595÷16÷10=3.72g,而7钱2分=7.2*3.72=26.784g。
银元产生之前我国的货币制度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银两(制度),制钱(制度)。
2:中国近代银币的分类?
1)按时间: 晚清,民国
2)按类型:主币(壹圆形)、辅币(伍角型、贰角型、壹角型、伍分型)
3)按内容:龙洋、人物、汉字
3:中国近代银币是如何产生的?
①: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左右),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 随着沿海贸易的发展,欧美各国携带本国银元与我国进行通商贸易,因此批量外国银元流入我国、并有取代中国银两的趋势。
②:到了清代,一度处于闭关锁国,直至道光年间,外国银元的大量输入,套购了我国大量的白银。(因外国银元一般重七钱二分,含银率90%左右,即实含银六钱四分八厘,但银元形式划一,计算和使用方便,民众乐用,故在兑换中国元宝、银锭时可兑到七钱二分甚至八钱。每枚银元导致亏损实银一钱左右,每年损失纯银数百万两)
③:1833年(道光十三年)两广总督林则徐曾奏请朝廷自铸银币,被清廷驳回,后私自铸造。
④:1856年(咸丰六年)上海三家银号用小型机器试铸壹两银币,据说共有四种类型,流通市面后民间称便。
⑤:1881年(光绪七年),吴大澂(同“澄”)在吉林设立机器局,用小型机器试铸少量一两制银元。开辟了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之先河。
⑥:1887年(光结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为抵制外国银元的入侵,多次奏请自铸银元。
⑦:1888年(光结十四年)获准建厂,即从英国伯明翰造币厂进口造币机器,聘请外国设计师进行设计。
⑧: 1889年(光绪十五年)八月初六正式试铸库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四、七分三厘和三分六厘五记重新型银元一套。后陆续铸造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等成套精美标准银币。
⑨:接着湖北、浙江、四川等十几个省市相继设局,均以广东银币模式为准,纷纷开炉铸造,使机铸银元很快普及开来
4:广东省银元:
从公元1890年开始,广东省造币厂直接从西方进口先进的造币机器,先后铸造了“七三反版”和“七二反版”两种银元,但是“七三反版”因为多出一分银,有利可图,大部分均遭受回炉改成“七二反版”,未得到广泛流通,现今存世量稀少;而“七二反版”的正面“光绪元宝”四字的四周雕刻满英文,有隐含大清被列强瓜分之意,立即遭到大臣们的反对,没有得到正式流通,现今只存有样币。直到公元1891年,广东省造币厂铸造出了后来常见到的“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银元,也为后期各省造币厂铸造银元提供了一个标准版式。
版别:广东省造光绪元宝(此版是广东省造币厂铸造的第三版银元,也是流通最广泛的银元。常见的版式有喜敦版和普通版两种)、广东省造宣统元宝
广东省的光绪元宝和宣统元宝面值皆为7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