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宗羲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化的艺术品收藏品运作公司,公司成立伊始,一直以“弘扬中国传统
文化,传承中华艺术文明”为己任,本着“诚信做人,用心做事”的服务理念,培训了一批高素质员工队伍,汇集了庞大的营销精英团队,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国际化管理和营销系统。 公司凭借其庞大的客户网络和艺术品收藏品交易市场,雄厚的人才优势和资金支持,将公司分部设立于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上海宗羲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进一步开拓内地市场,服务广大藏家。是以经营中国文物艺术品为主的综合性公司,公司设有上海、纽约、台湾、日本、伦敦办事处,每年不定期举办春季、秋季大型鉴赏会,以及交流会。 为藏品市场交流推广种类繁多,有广度更有深度,可以满足不同藏家的各类需求,同时吸引了包括大陆以及香港、澳门、台湾、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欧美等国家的收藏者的目光,另外根据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现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销售团队,积极的开拓市场,发展买家客户资源,并取得了显着地成效,为公司进一步提高成交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了努力打造全球国际拍卖前十强而持续奋斗!
从近年来明清银锭拍卖行情看,该板块已加快了启动步伐,尤其是为数不多的官铸银锭精品更成为藏家追逐的热点。以2009年上海鼎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古钱、金银锭专场”为例,这次上拍成交的金银锭共299件,成交额665.6万元。其中银锭上拍共成交243件,成交额为489.6万元。成交价的是该专场的压轴拍品——一件明代“永乐六年银作局”五十两银锭,铭文详细,制作规范,保存完好,品相极佳。该银锭是专为国库铸造的银两,极为珍贵。明代银作局花银五十两国内发现很少,有记载的仅有考古发掘袁炜墓出土的一件,因而受到了买家热烈的追捧,终以156.8万元成交;明代“内承运库花银二十五两”银锭通长142毫米,重935克,也以156万元成交价位居第二;一件清代山东“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青城县匠王”五十两银锭,重1873克,以129.12万元成交;一件金代“明昌三年盐税”五十两银锭,通长143毫米,重1999克,因这种早期关税银锭存世极少,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从而以128万元的高价成交。
自明代初期起,银锭铸造有了显著的发展。明代银锭形制长度较元代变短,而厚度却增加,束腰已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为突出,形成一个双翅。明代奠定了以后历代的白银流通局面,今天人们所见的银锭,大都以明清两代及民国初期留存下来的居多。这主要是因为这段时期的银锭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加之民间珍藏盛行,流传下来的就相对要多一些,而前朝大量的银锭因被熔铸而能完好保存下来的已是凤毛麟角,偶尔所见的也多为近年来的出土之物。目前人们所珍藏的银锭主要就是以明清两代发行的银锭为主,因为明清银锭在铸造工艺、重量、铭文及形制上都较为规范,其珍藏价值更是不容小觑。
古代银锭部分拍卖成交记录:
1992年组至1996年第五组中国古代发明发现纪念银币五组大全套(无图)编号:1808成交价:RMB 1,613,440拍卖日期:2010-05-08拍卖专场:古钱 银锭 机制币专题
1992、1993、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古代科技发明发现银币共三组十五枚编号:1382成交价:RMB 1,389,775拍卖日期:2013-05-18拍卖专场:金相玉质—金银币 金银锭 金
古代吉语钱十八枚编号:*6515成交价:RMB 1,309,520拍卖日期:2010-05-10拍卖专场:金银币 金银锭 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