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21 07:15
民国十六年(1916年)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银币200—320万
袁世凯曾于1915年12月接受帝王称号,改国号“中华帝国”,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拟于1916年元旦加冕登基,此银币应为其加冕登基的纪念币。它是见证袁世凯复辟帝制等历史事件的重要的实物资料。由天津造币厂铸造此币。该币由国外雕刻师乔治氏主持铜板雕刻,铸造精美,为中国近代铸币史上之精品。目前市场价值370—520万
曹锟,字仲珊,直隶天津人,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第四任大,曹锟纪念币是1923年北洋为了纪念曹锟当上北洋大而铸造的,发行量约为100枚。分银质和金质两种,银质纪念币主要是赠给普通官员,金质赠送给高级官员。银质纪念币目前的价格在170万至300万,金质纪念币的价值在800万到1200万。目前市面上基本上绝迹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正面为侧面肖像,边缘内上镌中文隶书体“中华民国”四字、下镌“开国纪念币”五字、左右长枝花饰。背面为中文隶书体“壹圆”及嘉禾,边缘英文“中华民国”、“壹圆”,左右分列六角星。直线边齿,成色89%,俗称“小头”。“开国纪念币”的图案还包含很多寓意,据李伯琦《中国纪念币考》手稿中叙述:“左右五瓣梅花各一支,五权宪法意者也,后即以此为。背,中间壹圆二字,而辅以嘉禾各一支,每支一穗三叶,三民主义意也。”其中,五权指立法权、司法权、行、弹劾权和考试权,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2008年4月,中国嘉德“马定祥收藏(一)”专场上拍“1912年袁世凯像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壹圆银币铜样”一枚(图1),简介描述了该币为“红铜鎏金呈样币,为目前仅见,极为珍罕,边齿有磕痕二处,近未使用”。据得斋撰文介绍:“……袁世凯开国纪念币是民国机制银币中的大珍品,存世甚少,耿爱德《中国论》一书中称此种银币当时仅铸了40枚。据笔者所知,现海内外博物馆以及藏家藏有此种银币总共只有十余枚。除此之外,耿爱德和马定祥先生各人还分别藏有黄铜样币和鎏金红铜样币一枚,这两枚皆为存世孤品。耿氏和马氏生前(包括张璜、李伟先、施嘉干等前辈)特别注重中国金银铜币中由各种不同材质试制的样币,他们认为这类试样币因其试铸数量极其有限,故是机制币中难收集的币种。马定祥先生收藏的袁世凯壹圆开国纪念币鎏金红铜试样币,据马先生生前说它是作为呈样之用,币面鎏金,以示郑重,堪称是试样币中的珍贵之品。”
中华民国(1912年)唐继尧拥护共和纪念币”银币300-450万
为纪念反袁拥护共和胜利,1917年8月云南造币厂开铸唐继尧纪念币,有金、银、铜三种材质。其中纪念金币正面为唐继尧头像图案,上书“军务院抚军长唐”;背面为交叉的九角十八星旗和五色旗图案,上书“拥护共和纪念银币”发行量都只有数百枚,均极为罕见。
民国十五年(1926年)张作霖像陆大元帅纪念壹圆银币520—800万
近年来,在国内各大钱币专场拍卖会和专业钱币网站上,曾出现了许多标称珍贵“样币”的拍品。因“样币”品相极佳,存世甚少,市场上成交价高,引起国内一些泉友和业内人士的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