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本书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另一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
深圳中皇拍卖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金匮要略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新编金匮要略方论三卷成--------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6-01-13
新编金匮要略方论三卷成--------价格:RMB1,230,000----日期:2016-06-20
新编金匮要略方论三卷成--------价格:RMB3,390,000----日期:2016-03-04
清刻本金匮要略八册成----------价格:RMB1,390,000----日期:2016-03-07
金匮要略浅注补等两种成--------价格:RMB1,140,000----日期:2016-09-09
近几年金匮要略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代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撰成----价格:RMB2,420,000----日期:2017-12-17
金匮要略浅注补等两种成--------价格:RMB2,770,000----日期:2016-10-17
清刻本金匮要略八册成----------价格:RMB1,190,000----日期:2017-01-04
读经笔记三卷内经类编解存上----价格:RMB3,860,000----日期:2017-01-02
古籍善本·金匮要略成----------价格:RMB1,630,000----日期:2017-08-16
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难回。于是他就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中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伤寒论》以伤寒命名,伤寒二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是外感疾病并包括某些杂病在内的辨证论治的专书。
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性质的总概括,八纲即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阴阳是辨证之总纲,表里是分析病位的纲领,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八纲辨证贯穿于六经病证治法之中,形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复杂系统。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
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因此,综合病之部位、性质、病机、病势等方面加以分析、归纳,判别为某经病证,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也是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臣林亿等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