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李鸿章纪念币想鉴定哪里好

时间:2018-01-20 04:32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近年来,收藏市场异常火爆,各类藏品在拍卖市场上创下一轮又一轮新高。当瓷器与玉器收藏为人津津乐道之时,徽章类的拍品开始崭露头角。

  “那是因为,一枚徽章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故事,它曾经是身份的象征,是一个个历史事件的见证,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来自韩国的徽章收藏者金敏智(音译)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这和国际收藏界的习惯有关,大部分国家的收藏家都喜欢自己国家的东西,中国很多收藏家是坚决排斥外国物品的,大概和爱国心有关。

  小小的徽章,为何如此夺人眼球?

  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川等省相继仿铸铜元。

  一枚徽章一段故事,一枚徽章一段历史。这些小小收藏品的来历与神奇之处,值得我们仔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