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哥窑一直是个谜,对清宫的传世宋哥窑器,看法也不一。这些学术性问题留给专家学者去考古论证,我们玩瓷族用瓷片来作旁证也是一途。
几年前,两家宋代住宅遗址,出土很多窑口的宋瓷残片。其中宋哥窑天青釉花口洗标本,香灰薄胎,天青色釉,开铁线片纹,无金丝,与修内司官窑出土的瓷器标本很相似,釉表面如人出汗之皮肤。
按比较规范的说法,宋元的称哥窑器,明清仿哥窑的应称哥釉器。元末明初的哥窑器出现米色釉的,南京明代沐英墓出土过一对元末明初米色哥釉贯耳瓶,说明哥釉器开始闪亮登场,有据可查。明代哥釉器可以说是承前启后,既不同于宋元哥窑器的古拙浑雄,又不同于清代哥釉器的浮华亮丽,显得浑厚沉静。
到了清代,摹古仿古之风盛行。作为瓷器,仿哥釉的技术已十分成熟。如图3的清代哥釉器标本中,釉色有天青、米张、米色,片纹有蟮血红、铁线、墨线等,器型有盘、钵、瓶、罐。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哥釉罐、瓶器内,均可见拉坯的旋纹,而当今的不少哥釉仿品,却无此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