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因市场急需特向外征藏品集如下
征集内容:
1.瓷 器(10件)
2.佛 像(6 件)
3. 字 画 (4 件)
4. 钱 币 (10件)
5. 唐 卡 (2 件)
6. 砚 台 (8 件)
7. 玉 器 (5 件)
白银在古代被称为“白金“,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用白银铸造货币,最早的白银货币是银空首布和银贝。西汉时期,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方和中亚一些国家的金银币开始流入我国。
在晚清和民国时期,银币发展至顶峰,以机制白银铸币等为代表的贵金属币在社会上普遍行用,取代了传统的方孔钱,成为市场上流通货币的主流。近代银币的大量流通,对当时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15世纪时,东方新航路被打通,中西海上交通发达,西方殖民者利用大帆船贸易,使外国银元开始流入中国,并套取大量银锭出口。由于巨额白银外流,银价暴涨,危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的货币制度极度混乱。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币制改革建议,极力主张政府统一铸造银圆。
今介绍一枚民国时期极其稀有的钱币: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上六星。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是人们公认的革命领袖,早年,为了推翻清政府,孙中山进行了多年的革命宣传,组织了多次革命斗争。辛亥革命后,已光复的十七个省的代表于1911年12月在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号,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持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的结束。民国初年,币制混乱,没有统一的货币。3月11日,临时政府财政部呈文孙中山请求铸行纪念银币,图案采用大总统肖像,孙中山统一鼓铸纪念币银币,并提出通用银币新花纹,“中间应绘五谷模型,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农务本之规”,训令财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 ,造币厂照式鼓铸。随后,各版别的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纷纷铸行。
此枚银元正面中央为孙中山侧面肖像,边缘内上镌中文隶书体“中华民国”4字、下镌“开国纪念币”5字、左右长枝花饰。背面中央为中文隶书体“壹圆”及嘉禾,边缘英文“中华民国”、“壹圆”,左右分列六角星,直线边齿,俗称“小头”。钱币品相十分精美,币面干净利落,其纹理清晰自然,纹饰精致细腻,文字间隔有距,刚劲有力。无论是文字亦或是图案都有凹凸之感,浮雕感十分强烈,立体感十足。收藏与品鉴价值极高!
中国古代钱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历史悠久的古钱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起源早,发展脉络清晰,与历代王朝的更替密切相关,有着极强的政治性,同时,反应出不同时期的艺术水平与心理追求,是见证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媒介。加之此枚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为上六星,版别稀有,价值尤甚,堪称钱币收藏界的宠儿,因其不可再生性以及稀有的存世量,其未来的升值空间亦是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