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中的莲花在中国古代陶瓷装饰艺术史上具有主要意义。东汉时期释教传入中国,莲花纹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文化内在和体现形式。1972年南京灵山南朝墓的青瓷莲花尊,通体装饰带有浓重宗教敬畏色彩的莲花纹样。同时也反映出制瓷工艺的重大成就。我国瓷器上的莲花纹到唐代逐渐淡化宗教色彩,多了几分生涯气息,突破了一直以来莲花的图案化、规范化模式。宋代以来陶瓷莲花纹样泛起了百花齐放时势,人们的宗教精神头脑与世俗看法充实地施展出来,大量富有民间生涯气息的图案十分盛行。
北宋,吉州窑绿釉狮盖香薰,1964年安徽宿松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墓。通高32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12.3厘米。上半部盖塑成蹲踞的狮子,狮侧目仰面,尾巴上翘,蹲在莲蓬果上,狮颈部挂有三个铃铛,前踏彩球,姿态雄健,生动生动。下部台基塑成一莲花须弥座。莲瓣有的特意不施釉,露出黄白色胎,别有韵味,绿釉肥厚光润,造型和装饰颇具匠心,安徽省博物馆藏。
本公司近几年对吉州窑瓷器市场分析估价:
宋吉州窑如意云纹梅瓶----------价格:RMB1,960,000----日期:2018-01-20
吉州窑双龙花口开光瓶壹对------价格:RMB1,450,000----日期:2018-01-27
南宋吉州窑仿剔开光如意------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7-05-06
宋吉州窑木叶纹碗--------------价格:RMB2,420,000----日期:2017-04-12
南宋吉州窑仿剔开光如意纹----价格:RMB2,170,000----日期:2017-03-11
吉州窑瓷器市场行情,南宋吉州窑黑褐地白花莲花纹梅瓶。(图一)1955年安徽巢县。高29厘米,口径6.2厘米,径9.6厘米。瓶小口,外卷,短颈,溜肩,椭圆形腹,矮圈。黄白色胎,器体轻薄详尽,瓶口、颈部施白釉,肩以下为黑褐色,有两道白色弦纹,弦纹以下是黑褐色釉,底部分有一道较宽的白釉弦纹。
挖掘整理后考证,起自唐宋五代,窑火一直延续到明末,共约八百余年。临江窑遗址席卷了土壤选取、淘洗瓷土、制坯成型、配兑上釉、入窑烧制的生产流程,从而再现了明末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描绘的中国古代制瓷生产工艺全历程。1991年吉州临江古窑掘客被评为天下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成为天下迄今为止发现的工艺流程完整、规模、生涯完好的古代瓷器生产窑址。
近几年吉州窑瓷器市场行情价格:
南宋吉州窑纹梅瓶--------价格:RMB2,150,000----日期:2017-09-02
吉州窑彩绘海滔炉--------------价格:RMB4,860,000----日期:2018-03-16
南宋吉州窑仿剔开光如意------价格:RMB1,810,000----日期:2017-05-16
南宋吉州窑仿剔开光如意------价格:RMB2,170,000----日期:2018-03-25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价格:RMB2,950,000----日期:2018-04-02
吉州窑瓷器拍卖,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兴起于五代,生长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元代以后逐渐衰落,有七八百年的烧造陶瓷历史。吉州窑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内,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场,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为吉州,永和镇隶属吉州所辖规模,因地得名,故称吉州窑。又自东汉至宋,在永和曾置东昌县,以是吉州窑又称东昌窑、永和窑。
乳白釉瓷是吉州窑生产时间长的一种产物,从晚唐五代创烧,一直延续到元代,胎质灰白,釉色白中泛青黄,薄釉不及底,底切削较粗拙,底有平底、宽圈和窄圈之分,有的圈高达2厘米以上,装饰以印花为主,器型有碗、罐、壶、钵、盏等,以各式碗为,均系日用粗瓷。
吉州窑是唐宋时期一座能生产众多产物的综合性民间窑场,历史悠久,创烧于唐代,生长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入元以后逐渐虚弱,延烧时间约五百年。
本公司以中国古代、近代高端艺术品的投资、收藏为一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公司主要提供艺术品委托拍卖服务、艺术品委托展览销售服务、艺术品电子商务服务、艺术品交易服务、艺术品鉴定估价服务、高端共享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业务遍布香港、台湾、新加坡、印度、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拥有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销售经营团队,进行多方位展览、宣传活动,立于场,促成古董艺术品交流平台。公司以“依法经营、信誉至上”为原则,以雄厚的人才优势,严谨的审鉴态度、高精的藏品质量、庞大的客户网络,受到社会各界藏家的青睐。
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古董交流交易服务平台。业务引领全球,满眼光敏锐的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