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鼻烟壶质料很多,有料质的、瓷质的、玉质的、翡翠质的、金属质的、宝石质的等等,一般鉴赏家只能对某种质料的鼻烟壶有研究,懂得玉烟壶和瓷烟壶的,未必能认识翡翠和宝石烟壶,所以鉴别鼻烟壶时应该分门别类,逐一研究。
料,即今天的玻璃。玻璃本身不名贵,故料质鼻烟壶贵在做工。做工妙的为“古月轩彩”,其次是西洋制作的五色玻璃。那种白如水晶、红如火齐、黄如蒸栗、蓝如宝石、绿如翠玉的玻璃,也属名贵之列。清代上海内廷所烧的料烟壶,称之为官料鼻烟壶。康熙时的官料已甚精美,它们仿天然矿石或半宝石,颜色几乎可以乱真。官料还仿玛瑙、琥珀、翡翠和羊脂白玉,质地滋润,闪闪生辉。古月轩料器,以乾隆生产多。康熙、雍正朝也有,但为数较少。嘉庆以后就绝迹了。鉴别古月轩料鼻烟壶的关键是:凡古月轩一定是堆料款(字铭用珐琅彩书写,烧成后凸起)。此外,一定要敷珐琅釉和珐琅彩。清代的玻璃料中,有料胎珐琅彩,即把珐琅彩釉绘在玻璃上焙烧而成。清代的料胎画珐琅,是乾隆时的特产,多小扁圆形,通体彩绘不同的花卉图案,有些加书吉语文字,但很少画山水人物。花卉图案以纤细繁复为上品,色彩要鲜润有层次,切勿有刮损或剥落的痕迹。乾隆年制者有四字款识,用蓝料书仿宋椠体,十分工整,仿品难以达致。
本公司近几年对琥珀鼻烟壶市场分析估价:
19/21世纪日本丹山作------价格:RMB4,930,000----日期:2018-03-21
琥珀孟浩然踏雪寻梅图鼻烟壶----价格:RMB3,670,000----日期:2018-02-28
19/21世纪日本丹山作------价格:RMB3,140,000----日期:2017-11-16
苏作琥珀雕人物故事鼻烟壶------价格:RMB1,230,000----日期:2017-05-09
琥珀孟浩然踏雪寻梅图鼻烟壶----价格:RMB4,340,000----日期:2018-01-20
琥珀鼻烟壶特征,瓷质鼻烟壶的鉴定
近些年,鼻烟壶的市场行情总体呈走高的趋势,据上海鑫宝源市场部分析:“鼻烟壶的涨幅差异性很大,因材质的不同,近两年涨幅从一倍到十几倍不等。材质好的鼻烟壶涨幅很快。”黑冠宇认为,鼻烟壶在当前市场中是被遗忘的潜力股。“按照当前的发展形势,未来三到五年鼻烟壶的升值将会非常巨大。
近几年琥珀鼻烟壶市场行情价格:
清琥珀镶洪福齐天鼻烟------价格:RMB3,290,000----日期:2017-08-02
清琥珀镶洪福齐天鼻烟------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7-02-10
19/21世纪日本丹山作------价格:RMB1,460,000----日期:2017-05-21
清乾隆琥珀嵌百宝山水人物------价格:RMB2,970,000----日期:2018-01-28
苏作琥珀雕人物故事鼻烟壶------价格:RMB3,460,000----日期:2017-05-19
琥珀鼻烟壶展览,碧玺鼻烟壶主要看质地,碧玺色带变化较多,晶面上有纵纹,凡是佳品,壶身内部颜色均匀,少“棉柳”状体,透明度高。有些碧玺鼻烟壶含云雾状,色不鲜匀,也不明亮,属次品。清代西太后特别喜爱碧玺,一时广为风行,价格日益提高。西太后去世后,碧玺身分一落千丈。
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其中鼻烟壶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为盛装鼻烟之容器,鼻烟系一种烟草制品,原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欧洲传入中国后,加工转化后成为粉末状材,吸闻之后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闻鼻烟在各阶层更是蔚为风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国的艺术风格,发展出匠心独运的各式鼻烟壶,在清代美学工艺上大放异彩,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表徵之一。
本公司专门从事艺术品展销和委托项目。长期在文物回流、新人新作的扶植、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文化与金融的良循环和互性动,促使中华文化发展的绵延流长。新世纪,新机遇,为开拓业务,现联合国内各大博物馆,文博鉴定机构,艺术品经营公司,新加坡以及国内的艺术品对外征集.鉴定各类珍贵艺术品,所有艺术精品,均由核心客户直接私家珍藏.
我们始终奉行“顾客至上,服务,诚实信用,利益共享”的经营理念,本着“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为艺术收藏爱好者提供专业、优质、便捷的艺术品展览、销售、及其他相关业务等服务。凭借这个国际经济、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域优势,加强世界艺术界与收藏界的联系与合作,每年举办各种艺术博览会、收藏品博览会、奢侈品博览会,进行艺术品与收藏品的检测、鉴定评估、交流交易服务,以及通过会议、宣传、表彰、研讨等服务于全世界的收藏家及收藏爱好者。
为藏家提供及时,便捷的多样化交易平台。我们会将专业的团队,资深的专家策略性的派驻世界各地,让客户无论是公开拍卖或是私人买卖,都不在受到地理限制,能够轻松购得心仪的艺术品。
在新加坡已拥有稳固的行业影响力后,进一步拓展内地市场,将中国的艺术精髓展现在世界的眼前,发扬中国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