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15 16:25
可能因为这个调查是电视系统做的,有点自说自话,可信度还需要考证,比如说我们自己可能就对楼宇媒体和车载电视的渗透率还是有一点怀疑。但是,广播在整个传媒界的总体地位在下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而电视虽然有互联网的竞争,有手机等新媒体的竞争,但是在中国以及世界许多地方,它仍然是位居第一的大众传播媒介。而且电视的整合作用也是那些虽然接触的人众多,但是人数非常分散的新媒介所不能比拟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形势估计。
他们让我们谈谈对广播的感觉,我们总体上感觉广播事业的现状有点像维持会,满足于对上对下有点交代,但是缺少创新的雄心和勇气,这种状况可能跟中国广播制度的垄断性和保护性有关。电视在市场竞争当中,在商业策略方面显得越来越激进,但是带来的文化后果令人非常担忧。互联网等新媒体生机勃勃,虽然问题很多,但拾遗补缺的功能极为明显,他们也是电子媒介,而且他们也在走视听化的路线。所以,广播电视实际上面对着诸多的竞争,但是电视的商业情况要好一些,广播的市场情况要令人担忧一些。
其实,广播是有独特的影响方式和传播能力的。我们看过何道宽老师在下面坐着,他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其实和视觉的选择性分析性相比,听觉是有机的和整合的,广播的便携式特征非常适合移动收听,收听类广播尤其是谈话类节目、播客类节目,是想象性的,信息处理方式是及时的,其准社会化的环境可以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然而,广播的优势和潜能尚未被努力的发掘出来,我们觉得这是有点遗憾的,这也和中国的广播体制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