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对于非洲的咖啡,不用前街多说了,众人脱口而出就是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毕竟这两个国家可是非洲咖啡的顶梁柱,大当家和二当家的地位。两个国家所种植的咖啡豆,明亮的果酸,干净清爽的口感成为了精品咖啡行业里深受这人们喜爱,这次小编就来说说肯尼亚咖啡和埃塞俄比亚咖啡有什么区别。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前街咖啡认为咖啡融入埃塞俄比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经济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在埃塞俄比亚咖啡是他们的文化核心,是大多数人的重要收入来源。该国也被世界公认为是咖啡的起源地,在精品咖啡市场备受推崇,世界各地的咖啡店菜单上也几乎都有埃塞俄比亚咖啡,前街咖啡也不例外。在埃塞俄比亚9个产区里面有两个大产区成为了埃塞俄比亚的代名词,耶加雪菲和西达摩。
耶加雪菲一直以来都是埃塞俄比亚最重要的咖啡产区之一,曾是隶属于西达摩咖啡产区,后因耶加雪菲咖啡豆的独特风味而独立成为一个咖啡产区,可以说耶加雪菲不单单只是一个咖啡产区名称,还是特定咖啡风味描述的名词。耶加雪菲咖啡产区算是高海拔咖啡产区,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耶加雪菲咖啡产区有40多个合作社,主要以家庭经营模式管理咖啡种植。耶加雪菲咖啡产区底下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微产区,例如科契尔、雾谷、歌迪贝等等。这些微产区都拥有优秀的合作社,所出产的耶加雪菲咖啡豆都有其特有的风味特点。所谓的耶加雪菲风味,是指浓郁的茉莉花香、柠檬香,桃子、杏仁甜香和茶香,前街咖啡认为用“百花盛开”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西达摩(Sidamo)产区海拔1400-2200米,是埃塞俄比亚南部著名的精品咖啡区,与肯尼亚接壤。水洗处理的西达摩呈浅绿色,豆粒不大,成长椭圆形,果实饱满,平均质量好,气味芳香醇厚,一滴入口,回味无穷,具有野性的美。西达摩的咖啡风味非常多元,不同的土壤种类,微型气候以及数不清的原生咖啡种,造就了城镇所生产的咖啡有明显的差异与特色。在2010——2012年度,连续获得美国权威咖啡评估网站CR92——94的高分成绩。由此可见本产区生豆的不同凡响。境内高耸山脉,高地,高原,山谷和平原,地形多样化。该地地质属于养分肥沃,排水良好的火山土壤,土壤的深度将近两米,表层土壤呈现深褐色或者是棕色。该地最大优势在于土壤地力是透过有机物质的循环来维持的,借由周边树木枯萎的落叶或植物的残根做为肥料。精致水洗或日晒的西达摩咖啡通常甜味明显,草莓莓果风味,身价不输耶加雪菲。
肯尼亚
肯尼亚位于东非,与埃塞俄比亚接壤。肯尼亚的咖啡历史发展没有埃塞俄比亚那般久远,临近20世纪才引入咖啡。咖啡刚引入肯尼亚时,肯尼亚是英国殖民国家,当时的英国殖民政府为了赚取外汇,在肯尼亚广泛推广咖啡种植,待收获咖啡豆后就运往伦敦进行出口销售。1922年,肯尼亚建立史考特农业实验室(Scott Labs,SL28 SL34因而得名)从事咖啡种植研究工作,成立后的10多年间,他们从42种咖啡里选育出此适合产区种植的SL28和SL34,为咖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开端,如今这两个品种占据了肯尼亚90%的种植面积。肯尼亚政府对于咖啡销售情况非常重视,1931年,成立肯尼亚种植者合作联盟与肯尼亚国家咖啡委员会,从民间和国家层面指导咖啡产业的发展。1937年,成立内罗毕咖啡交易所,开始肯尼亚咖啡的拍卖制度,好咖啡有好价,为咖啡的价格定下了基调。1938年,肯尼亚政府发布咖啡分级制度,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AA、AB、PB,这一制度开始为肯尼亚咖啡的品质提供依据。
肯尼亚咖啡豆具有美妙绝伦、令人满意的芳香,均衡可口的酸度,匀称的颗粒和极佳的水果味。前街对比过肯尼亚邻国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发现两者虽然都是以果酸调性为主,但呈现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肯尼亚的酸是强烈且厚实,埃塞俄比亚的酸是轻柔透亮,初次尝试非洲咖啡豆的话,前街建议可以先试试埃塞俄比亚咖啡豆,再慢慢过渡到肯尼亚咖啡豆。
咖啡生豆处理法
传统上,耶加雪菲采用最古老的日晒处理法,但1972年,埃塞俄比亚为了提升咖啡质量而引进中南美的水洗技术,使得耶加雪菲的茉莉花香与柑橘香更为清澈透亮,前街咖啡认为水洗法与日晒法最本质上的区别,水洗法是呈现咖啡最基础的风味,可以最直观反应出该产区的特殊风味,而日晒法则会在这个基础风味上增添甜香气和发酵感。因为引进了水洗法,耶加雪菲一跃成为世界精品咖啡的代表,20世纪70年代以后此区以水洗为主,成为埃塞俄比亚最红火的水洗豆产区。然而到了21世纪,日晒技术逐渐提升,频频推出令人惊艳的日晒豆。这要归功于耶加雪菲的咖啡交易商巴格希,因为怀念传统日晒豆风味,不忍日晒技术逐渐被水洗取代,于是改良日晒豆处理法,提高风味,降低瑕疵比例,推出伊迪朵雾谷(Idido Misty Valley)、毕洛雅(Beloya)、艾瑞恰(Aricha)这三支极为著名的耶加雪菲日晒豆。
肯亚咖啡的成就也得益于使用K72处理法,是在普通水洗法上做了延伸,从而在咖啡豆品质上明显感受出差别,有人喜欢强烈的酸质感,但也有人不喜欢。日晒法叫做自然处理法,也就是直接把豆子摘下来以后,借助太阳把豆子晒干再把豆子分离出来,这当然是一种非常省工的处理法,但是无可避免会在日晒过程中产生一些瑕疵豆(有可能是晾晒不够或是过度所导致,所以得不断人工去翻滚咖啡豆)。而水洗法最大的区别就是摘下来不省工,直接把果肉给去掉再晒干,这意味着机器设备的投入,当然也换来了更高品质的咖啡豆。肯尼亚72小时处理法,也简称为 K72。选择咖啡果实甜度21的熟成度时采收,筛选最优果实进行去皮,浸泡水槽发酵24小时,水槽内使用干净的河水,24小时后洗净,再浸泡在干净河水发酵24小时,再洗净,再发酵,重复3次,总发酵时间达到72小时,普通水洗发酵时间最长也就36小时,这种发酵后洗净的重复处理法,使得肯尼亚咖啡豆有着强烈的酸质和细腻感。发酵程序所需的时间与许多因素有关系,越热的环境发酵作用越快,但发酵一段时间后,水洗处理去掉大部分果胶,再放下层净水池,进行二度发酵,值得注意的是,发酵期间每隔几个小时需要更换循环水,以防咖啡豆发臭。